太阳转阳明其一

《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姚(左) 发热头痛,有汗,恶风,脉浮缓,名曰中风桂枝汤浮萍主之。

川桂枝(三钱) 生白芍(三钱) 生草(钱半) 浮萍(三钱)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服药后进热粥一碗,汗出后,诸恙可愈。汗出热不除,服后方,热除不必服。

生川军(三钱) 枳实(三钱) 厚朴(钱半) 芒硝(二钱冲)生甘草(钱半)

【按】上列二方乃师初诊时一次疏予者也。他医似无此例,然师则常为之。

师曰:“我今日疏二方,病者明日可以省往返之劳,节诊金之费,不亦善哉?”虽然,苟我师无先见之明,能预知明日之变证者,其亦安肯若是耶?

浮萍为我师暑天常用之药,多加于桂枝汤中。师每赞其功。病者姚君持方去后,竟不敢服。质疑于恽铁樵先生之门人某君。某君曰:先解其表,后攻其里,是乃仲圣之大法也,安用疑为?卒从其言。服后汗出,果如方案所记,诸恙悉愈。不意半日许,复热,病者固不知此热却非彼热,姑壮胆服后方,竟便行而热除。三日,悉如常人。

余问曰:桂枝汤之后,有宜继以承气者,有无须继以承气者,其间岂无辨认之点耶?师曰:病者初诊,吾见其苔作黄色而且厚,吾以是用承气也。余曰:诺,举一反三,又岂惟苔黄厚而已?则凡便之不畅或不行者,口渴者,阙上痛者,或素体热盛者,莫非皆承气之预见证乎?予自是亦能效吾师之法,一诊而疏二方矣。

以余临床实验所得,凡服桂枝汤后,桂枝证除而转为阳明轻证,又服承气而病愈不传者,甚多。状此事实,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八字恰甚贴切。虽然,此仅就太阳病服药者言,若不服药,恐又非如是矣。余固不谓内经之一日至六日相传一说,尽合于事实者也。

曹颖甫曰:予治伤寒学,早于仲师大论中证明七日为一候,一候为一经,二候为再经,六经传遍当在四十二日。然亦有不作再经者,由其肠胃中本不燥实也。若太阳之病初起,阳明先见燥实,则先解其表,后攻其里,即为正治。予昔治赵庭槐之妻常以一方笺书二方,治愈者不止一二次。又尝治缪桂堂亦用二方并书一笺,缪不识字,误以二方之药并煎,亦汗出便通而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经方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1. 太阳转阳明其一《经方实验录》
  2. 太阳转阳明其四《经方实验录》
  3. 太阳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4. 太阳转阳明其三《经方实验录》
  5. 太一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 太阳转阳明其二《经方实验录》
  7. 太一膏《是斋百一选方》
  8. 太阳中证《伤寒九十论》
  9. 太一流金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0. 太阳中篇正误《医宗金鉴》
  11. 太一人神避忌歌《类经图翼》
  12.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伤寒恒论》
  13. 太一散《博济方》
  14. 太阳中篇《伤寒恒论》
  15. 太一神精丹《普济本事方》
  16. 太阳中风一 太阳四《伤寒悬解》
  17. 太一神明陷冰丸《备急千金要方》
  18. 太阳中风桂枝证一 太阳五《伤寒悬解》
  19. 太一银朱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伤寒说意》
  21. 太一余粮《千金翼方》
  22.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针灸甲乙经》
  23. 太一余粮《证类本草》
  24. 太阳中风 十五章《伤寒悬解》
  25. 太一余粮《本草崇原》
  26. 太阳中风《中医词典》
  27. 太一余粮《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28. 太阳中风《中医名词词典》
  29. 太一余粮《本草乘雅半偈》
  30. 太阳治方要义《思考中医》
  31. 太一禹余粮《雷公炮炙论》

《经方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