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太一余粮

《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本经上品)

禹及太一,咸钟水土精气,即楞严四大法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咳逆上气,症瘕,血闭,漏下,除邪气,肢节不利。久服耐寒暑,不饥,轻身飞行千里,神仙。

【核】曰∶太一余粮,与禹余粮同一种类,咸钟水土精气,融结成形,但胜劣有异。生太山山谷者,曰太一余粮,是水势劣土,偏钟土气之专精者也。生东海池泽者,曰禹余粮,是土劣水势,偏得水气之专精者也。今世知有禹余粮,不复识太一余粮矣。太山久不见采,唯会稽王屋泽潞,所在诸山时有之。外裹若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似鸡子黄,而重重如叶子雌黄,轻敲便碎如粉。所在有之,霏雪先消者是也。设中无黄,但有黄浊水者,为石黄水。有凝结如石者,为石中黄,非太一余粮也。修治,用黑豆黄精各五合,水二斗,煮五升,置瓷锅中,下余粮四两煮之,旋添汁尽为度,药气香如新米矣。捣之,又研万杵乃已。

杜仲为之使。畏贝母菖蒲铁落

先人云∶太一以气言,气似神化,大似六芝,远离本色。

【 】曰∶太一即太乙,气之始也。块然独存而无所不存,故能镇定中黄,敦艮之止,对待肺金,不能收敛下降,以致咳逆上气,若症瘕血闭者,气不 运也。漏下淋漓者,气不收摄也。气如橐龠,血如波澜,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气一息不运,则血一息不行,太一能令元气屈曲而出,使凝闭漏下者,不得不随之 运抑扬,所谓欲治其血,先调其气,设元真萎顿,则邪气外薄,太一能畅真气,则邪气自不兼容矣。肢体不利者,气壅之也。太一黄中通理,宜气四达。气拒而固,不受寒暑,气充而实,不苦饥虚,气清以升,轻身飞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乘雅半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乘雅半偈》书籍目录
  1. 太一余粮《本草乘雅半偈》
  2. 太一余粮《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3. 太一禹余粮《雷公炮炙论》
  4. 太一余粮《本草崇原》
  5. 太一禹余粮《本草经集注》
  6. 太一余粮《证类本草》
  7. 太一禹余粮《新修本草》
  8. 太一余粮《千金翼方》
  9. 太一禹余粮《吴普本草》
  10. 太一银朱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 太一禹余粮《名医别录》
  12. 太一神明陷冰丸《备急千金要方》
  13. 太医《中医名词词典》
  14. 太一神精丹《普济本事方》
  15. 太医《中医词典》
  16. 太一散《博济方》
  17. 太医博士《中医词典》
  18. 太一人神避忌歌《类经图翼》
  19. 太医常山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0. 太一流金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1. 太医监《中医词典》
  22. 太一膏《是斋百一选方》
  23. 太医局《中医词典》
  24. 太一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5. 太医局丞《中医词典》
  26. 太阳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27. 太医局教授《中医词典》
  28. 太阳转阳明其一《经方实验录》
  29. 太医局九科《中医词典》
  30. 太阳转阳明其四《经方实验录》
  31. 太医局局生《中医词典》

《本草乘雅半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