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证其四

《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俞(右  住高昌庙维德里一号) 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 桂枝(五钱) 杏仁(三钱) 生草(三钱)

【按】病者服此方后,绝不汗出。阅者或疑余作诳言,安有服麻桂各五钱,而无反响者乎?非也,有其故在。缘病者未进药之先,自以为大便不通,误用泻盐下之。及其中气内陷,其脉即由浮紧转为微细,故虽服麻黄汤,而汗勿出。二诊,师加附子以振心阳,救逆而差,此不汗出之因于误治者也。余更目覩师治史惠甫君之弟,发热,恶寒,无汗,用麻桂各三钱,一剂,亦绝不汗出。二剂加量,方得微似汗解。其故安在?盖史君弟执业于鸿昌造船厂,厂址临江,江风飒飒,史弟平日督理工场之间,固曾饱尝风露者,此不汗出之因于地土者也。又余在广益医院治一人,衣冠楚楚,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与麻桂各三钱,余药称是。次日二诊,谓服药后,了无交化。嘱再服原方。三诊又然。予疑院中药量不足,嘱改从药铺购服。四诊,依然未汗出,予百思不得其故。及细询其业,曰:“吾包车夫也。”至是,予方恍然。盖若是之人,平日惯伍风寒,本不易受风寒之侵袭。若果受其侵袭,则其邪必较常人为重,此不汗出之因于职业者也。然凡此诸

例,其不汗出,犹可理解。余又曾治一妊妇肿病,面日手足悉肿。一时意想所至:径予麻黄汤加味。次日覆诊,肿退其半。问曾汗出否?曰,否。问小便较多否?又曰,否。然余未之信也,予原方加减。三日,肿将退净,仍问其汗与小便各如何?则又绝口否认。倘其言果属真切,则若不曰:水化为气,无形外泄,而承认生理学上之所谓“潜汗”,直无理足以释之。嘻,病情万变,固有不可以常理格之者,惟亲历者能信是言。

曹颖甫曰:发热恶寒无汗,而两脉浮紧者,投以麻黄汤,无不应手奏效。辛未六月,有乡人子因事居舍弟裔伯家,卒然觏病,发热恶寒,拥被而卧。寒战不已。长女昭华为疏麻黄汤。服后,汗出神昏,裔伯大恐。不踰时,沉沉睡去,日幕始醒,病若失。大约天时炎热,药剂太重,以致神昏,非有他也。今年阴历十一月初一日,予在陕西渭南县,交通银行行长曹某之弟志松病,发热无汗脉浮紧,予用麻黄三钱,桂枝四钱,生草三钱,杏仁五钱,服后,微汗出,脉微,嗜卧,热退,身凉,不待再诊,病已愈矣。又记昔在丁甘仁先生家,课其孙济华昆季,门人裴德炎因病求诊于济万,方治为荆防等味,四日,病无增减,亦不出汗。乃招予往诊,予仅用麻黄二钱,桂枝一钱半,杏仁三钱,生草一钱。明日,德炎不至,亦不求再诊,予甚疑之。越日,德炎欣然而来曰,愈矣。予按伤寒始病脉之所以浮紧者,以邪正交争于皮毛肌腠间,相持而不下也。一汗之后,则皮毛肌腠已开,而邪正之交争者解矣。世人相传麻黄多用亡阳,而悬为厉禁,然则病太阳伤寒者,将何自而愈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经方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1. 麻黄汤证其四《经方实验录》
  2. 麻黄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3. 麻黄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4. 麻黄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5. 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 麻黄汤证《伤寒九十论》
  7. 麻黄调心泄热汤《备急千金要方》
  8. 麻黄汤证《临证实验录》
  9. 麻黄丸《苏沈良方》
  10. 麻黄汤证《临证实验录》
  11.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临证实验录》
  12. 麻黄汤洗《妇人大全良方》
  1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医宗金鉴》
  14.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就用法《医法圆通》
  1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删补名医方论》
  16. 麻黄汤脉证七条《伤寒贯珠集》
  1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寻源》
  18. 麻黄汤麻黄《伤寒括要》
  1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0. 麻黄汤方《伤寒论》
  2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括要》
  22. 麻黄汤方《伤寒明理论》
  2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伤寒杂病论》
  24. 麻黄汤方《医学心悟》
  2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医宗金鉴》
  26. 麻黄汤方《医宗金鉴》
  2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伤寒论》
  28. 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2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30. 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3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经方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