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证其二

《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唐(左)

初诊 (十月二十日) 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仲景先师之法,不可更变者也。

炙甘草(四钱) 川桂枝(三钱) 潞党参(三钱) 阿胶珠(二钱) 大麻仁(一两) 大麦冬(八钱) 大生地(一两) 生姜(五片) 红枣(十枚)

【按】唐君居春申,素有心脏病,每年买舟到香港,就诊于名医陈伯坛先生,先生用经方,药量特重,如桂枝生姜之属动以两计。大锅煎熬,药味奇辣,而唐君服之,疾辄良已。今冬心悸脉结代又发,师与炙甘草汤,服至三五剂,心悸愈,而脉结代渐稀,尚未能悉如健体。盖宿疾尚赖久剂也。君又素便秘,服药则易行,停药则难行,甚须半小时之久,故师方用麻仁一两之外,更加大黄三钱。

二诊 (十月二十三日) 二进炙甘草汤,胃纳较增,惟口中燥而气短,左脉结代渐减,右脉尚未尽和,仍宜前法加减。加制军者,因大便少也。

甘草(五钱) 川桂技(四钱) 潞党参(五钱) 阿胶珠(二钱) 大熟地(一两) 大麻仁(一两) 麦冬(四钱) 紫苏叶(五钱) 天花粉(一两) 生姜(三片) 红枣(七枚) 制军(三钱)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经方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1. 炙甘草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2. 炙甘草汤证《临证实验录》
  3. 炙甘草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4. 炙甘草汤诗《医学实在易》
  5. 炙甘草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6. 炙甘草汤类《退思集类方歌注》
  7. 炙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8. 炙甘草汤方《伤寒论》
  9. 炙甘草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0. 炙甘草汤方《医宗金鉴》
  11. 炙甘草证《医学摘粹》
  12. 炙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13. 炙甘草证三 少阳二十六《伤寒悬解》
  14. 炙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15. 炙肝散《明目至宝》
  16. 炙甘草汤《伤寒括要》
  17. 炙肝散《博济方》
  18. 炙甘草汤《汤头歌诀》
  19. 炙骨蒸法图四首《外台秘要》
  20. 炙甘草汤《医方论》
  21. 炙黑豆《保健药膳》
  22. 炙甘草汤《时方妙用》
  23. 炙黄鸡《饮膳正要》
  24. 炙甘草汤《伤寒寻源》
  25. 炙黄鸡《食疗方》
  26. 炙甘草汤《医方考》
  27. 炙霍乱穴道《医学集成》
  28. 炙甘草汤《删补名医方论》
  29. 炙筋骨痛穴道《医学集成》
  30. 炙甘草汤《医宗金鉴》
  31. 炙脔梅核《冯氏锦囊秘录》

《经方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