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伤寒诸家方论不一.独伊芳尹仲景之书.犹六经也.其余诸子百家.时有一得.要之不可为法.又况邪说妄意.世业名家.规利虽浓.因果历然.特以伊芳尹汤液.仲景经络.常人难晓.士大夫又以艺成而下.耻而不读.往往仓卒之际.束手待尽.卒归之于命而已.世人知读此书者亦鲜.纵欲读之.又不晓其义.况又有好用凉药者.如附子硫黄.则笑而不喜用.虽隆冬使人饮冷、服三黄丸之类.有好用热药者.如大黄、芒硝.则畏而不敢使.虽盛暑劝人炙 、服金液丹之类.非不知罪福.偏见曲说.所趣者然也.阳根于阴.阴本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是故春时气温.当将理以凉.夏月盛热.当食以寒.君子扶阴气以养阳之时也.世人以为阴气在内.反抑以热药.而成疟痢、脱血者多矣.秋时气凉.当将息以温.冬时严寒.当食以热.君子扶阳气以养阴之时也.世人以阳气在内.乃抑以凉药.而成吐痢、腹痛者多矣.伐本逆根.岂知天地之刚柔.阴阳之逆顺.求其不夭横也难矣.偶有病家.曾留意方书.稍别阴阳.知其热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阳病.知其冷证.则召某人.以某人善医阴病.往往随手全活.若病家素不晓者.道听泛请.委而听之.近世士人.如高若讷、林亿、孙奇、庞安常.皆 于此.未必章句之徒不诮且骇也.仆因闲居.作为此书.虽未能尽窥伊芳尹之万一.庶使天下之大.人无夭伐.老不哭幼.士大夫易晓而喜读.渐浸积习.人人尊生.岂曰小补之哉.仲尼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学人不以为鄙.然后知余用意在此而不在彼.
大观元年正月日.前进士朱肱序.
仆乙未秋.以罪去国.明年.就领宫祠以归.过方城.见同年范内翰云活人书详矣.比百问十倍.然证与方分为数卷.仓卒难检耳.及至濉阳.又见王先生活人书.京师、京都、湖南、福建、两浙、凡五处印行.惜其不曾校勘.错误颇多.遂取缮本重为参详.改一百余处.命工于杭州太隐坊镂板.作中字印行.庶几缓急易以检阅.然方术之士.能以此本游诸聚落.悉为改证.使人读诵.广说流布.不为俗医妄投药耳.其为功德.获福无量.
政和八年季夏朔.
朝奉郎提点洞霄宫朱肱重校证.

- 序《类证活人书》
- 序《竹林女科证治》
- 序《类证活人书》
- 序《推拿抉微》
- 序《王旭高临证医案》
- 序《胎产心法》
- 序《回春录》
- 序《女科经纶》
- 序《医学实在易》
- 序《外科理例》
- 序《松峰说疫》
- 序《急救广生集》
- 序《脉症治方》
- 序《针灸资生经》
- 序《麻科活人全书》
- 序《吴鞠通医案》
- 序《本草崇原》
- 序《王氏医案绎注》
- 序《丹溪手镜》
- 序《医学心悟》
- 序《丹溪手镜》
- 序《丹溪心法》
- 序《养生导引秘籍》
- 序《丹溪心法》
- 序《养生导引秘籍》
- 序《丹台玉案》
- 序《养生导引秘籍》
- 序《医方考》
- 序《友渔斋医话》
- 序《外科大成》
- 序《奇效简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