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余尝治上海电报局高君之公子,年五龄,身无热,亦不恶寒,二便如常,但欲寐,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脉,微细无力。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顾余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治之之验,请另乞诊于高明。高君自明西医理,能注射强心针,顾又知强心针仅能取效于一时,非根本之图,强请立方。余不获已,书:

熟附片(八分) 净麻黄(一钱) 炙甘草(一钱)

与之,又恐其食而不化,略加六神曲、炒麦芽等消食健脾之品。次日复诊,脉略起,睡时略减。当与原方加减。五日,而痧疹出,微汗与俱。疹密布周身,稠逾其它痧孩。痧布达五日之久,而胸闷不除,大热不减,当与麻杏甘石重剂,始获痊愈。一月后,高公子又以微感风寒,复发嗜寐之恙,脉转微细,与前度仿佛。此时,余已成竹在胸,不虞其变,依然以麻黄附子甘草汤轻剂与之,四日而蒇。

【按】麻黄能开肺气,附子能强心脏,甘草能安肠胃,三者合则为麻黄附子甘草汤,能治虚人之受邪,而力不足以达邪者。若麻黄附子细辛汤则以细辛甘草,其力更伟。盖细辛芳香,能蠲痰饮而辟秽浊故也。夫脉微细但欲寐如本案所云固为少阴病,若更进而兼身热恶寒蜷卧,亦为少阴病,不过有轻重缓急之分尔。而东人山田氏必欲补恶寒二字,使成“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恶寒欲寐也”一条,其可以已乎?

曹颖甫曰:予治脉微细但欲寐者,往往以四逆汤取效。然姜生所治高姓小儿,实由太阳表证内伏少阴。故非麻黄不能奏功,断非四逆汤所能治。盖四逆汤仅能由少阴外达肌腠,以干姜炙草能温脾胃,脾胃固主肌肉也。若改干姜为麻黄,方能由少阴直达肺部,而皮毛为之开泄,以肺主皮毛故也。观其证治三变,而始终不脱麻黄,其用心之细密,殆不可及。况身热而不恶寒,似无用麻黄之必要,此证竟毅然用之,其识解尤不可及乎。盖呼之则醒,听其自然则寐,有蒙蔽之象,故可决为非少阴本病,而为太阳内陷之证。且以小儿纯阳之体,不当有此少阴病故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经方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1.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2.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临证实验录》
  3. 麻黄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4.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伤寒论》
  5. 麻黄附子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6.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医宗金鉴》
  7. 麻黄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8.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9. 麻黄附子汤五十一 方见《伤寒·少阴》《金匮悬解》
  10.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11. 麻黄附子细辛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2.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括要》
  13.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宗金鉴》
  14. 麻黄附子甘草汤《时方妙用》
  15. 麻黄附子细辛汤《删补名医方论》
  16.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寻源》
  17. 麻黄附子细辛汤《冯氏锦囊秘录》
  18. 麻黄茯苓汤方《伤寒杂病论》
  19.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方考》
  20. 麻黄醇酒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21.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学心悟》
  22. 麻黄醇酒《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3.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寻源》
  24. 麻黄茶《茶饮保健》
  25. 麻黄附子细辛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6. 麻黄白术汤《医方论》
  27. 麻黄附子细辛汤《时方妙用》
  28. 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9. 麻黄附子细辛汤《医方论》
  30. 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1. 麻黄附子细辛汤《汤头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