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二
季(左十月十二日) 夜寐喜盗汗,脉阳浮阴弱,宜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川桂枝(四钱) 生白芍(三钱) 生草(一钱) 龙骨(四钱) 左牡蛎(一两) 生姜(八片) 红枣(十二枚)
【按】《要略》云:“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巢源?虚劳盗汗候》云:“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足,亡津液故也。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微细,皆为盗汗脉也。”丹波氏云:“《金鉴》云此节脉证不合,必有脱简,未知其意如何,盖虚劳盗汗,脉多虚数,故有此说乎?”吾师则曰此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所得而主之也。如本案所示,即其一例。服药后,每每周身得微微热汗出,以后即不盗汗矣。余用本方者屡,得效与治失精同。吴兄凝轩昔尝患盗汗之恙,医用浮小麦、麻黄根、糯稻根以止其汗。顾汗之止仅止于皮毛之里,而不止于肌肉之间,因是皮肤作痒异常,颇觉不舒。后自检方书,得本汤服之,汗止于不知不觉之间云。本汤既可治盗汗,又可治遗精,更可治盗汗之兼遗精者,所谓虚劳人是也。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 桂枝加黄五两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 桂枝加黄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伤寒寻源》
- 桂枝加黄汤《医方考》
-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加黄耆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伤寒括要》
- 桂枝加黄耆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伤寒九十论》
- 桂枝加黄芪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医宗金鉴》
- 桂枝加黄芪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加黄芪汤《金匮悬解》
-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加黄芪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伤寒括要》
- 桂枝加黄芪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伤寒论》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解《研经言》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伤寒论》
- 桂枝加芍药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加芍药汤《医宗金鉴》
《经方实验录》
- 原序
- 上卷
- 中卷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大黄汤证
- 白虎加桂枝汤证
-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射干麻黄汤证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 皂荚丸证
- 泽泻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炙甘草汤证
- 小建中汤证
- 当归建中汤证
- 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芍药甘草汤证
- 中卷结一
- 大陷胸汤证
- 桃核承气汤证
- 抵当汤证
- 抵当丸证
- 白头翁汤证
- 猪胆汁导证
- 麻子仁丸证
- 中卷结二
- 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