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证其一

《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范(左) 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 桂枝(一钱) 炙草(八分) 杏仁(三钱)

【按】比吾师早年之方也,规其药量之轻,可以证矣。师近日所疏麻桂之量,常在三五钱之间,因是一剂即可愈疾。师常诏余侪曰:“予之用大量,实由渐逐加而来,非敢以人命为儿戏也。夫轻剂愈疾也缓,重量愈病也迅。医者以愈病为职者也,然则予之用重量,又岂得已也哉?”

何公度作《悼恽铁樵先生》文中之一节云:“……越年,二公子三公子相继病伤寒殇。先生痛定思痛,乃苦攻《伤寒论》。……如是者有年,而四公子又病伤寒。发热,无汗,而喘。遍请诸医家,其所疏方,仍不外乎历次所用之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象贝等味。服药后,热势依然,喘益加剧。先生乃终夜不寝,绕室踌躇。迨天微明,乃毅然曰:此非《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之病而何?乃援笔书:麻黄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钱,炙草五分。持方与夫人曰:‘吾三儿皆死于是,今四儿病,医家又谢不敏。与其坐而待毙,曷若含药而亡!’夫人默然。嗣以计无他出,乃即配药煎服。先生则仍至商务印书馆服务。及归,见病儿喘较平,肌肤有润意,乃更续予药,竟得汗出喘平而愈。

四公子既庆更生,先生乃益信伤寒方。……”(录《现代中医月刊》第二卷第九期)以上所引文字,不过寥寥数行。然而以吾观之,其中含蓄之精义实多。时医遇风热轻证,能以桑菊栀翘愈之,一遇伤寒重恙,遂不能用麻黄主方。罹其殃者,夫岂惟恽氏三儿而已哉?此其一义也。恽先生苦攻《伤寒论》有年,及用轻剂麻黄汤,尚且绕室踌躇,足见医学之难。此其二义也。然此诸义非吾所欲讨究,吾之所求者,借以表白麻黄汤全证耳。

麻黄汤之全部脉证,厥为喘,其甚者鼻扇,两脉浮紧,按之鼓指,头痛,恶寒,无汗,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呕逆,身疼腰痛,骨节酸疼等等。考其简要病理,厥为寒气外犯皮毛,内侵肺藏。肺藏因寒而闭,呼吸不利,故上逆而作喘。肺藏既失职,鼻管起代偿动作,故鼻扇。皮毛因寒而收,排泄失司,故凛冽而恶寒。血液循环起救济,故发热。血运呈紧张,故脉紧。胃受影响,故呕。神经不舒,故痛。若欲求其详,虽长篇累牍难以尽之。但凭脉证以施治,已足以效如桴鼓,此仲圣之教,所以为万世法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经方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经方实验录》书籍目录
  1. 麻黄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2. 麻黄汤证其四《经方实验录》
  3. 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4. 麻黄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5. 麻黄调心泄热汤《备急千金要方》
  6. 麻黄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7. 麻黄丸《苏沈良方》
  8. 麻黄汤证《伤寒九十论》
  9.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临证实验录》
  10. 麻黄汤证《临证实验录》
  1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医宗金鉴》
  12. 麻黄汤证《临证实验录》
  1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删补名医方论》
  14. 麻黄汤洗《妇人大全良方》
  1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寻源》
  16.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就用法《医法圆通》
  1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18. 麻黄汤脉证七条《伤寒贯珠集》
  1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括要》
  20. 麻黄汤麻黄《伤寒括要》
  2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伤寒杂病论》
  22. 麻黄汤方《伤寒论》
  2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医宗金鉴》
  24. 麻黄汤方《伤寒明理论》
  2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伤寒论》
  26. 麻黄汤方《医学心悟》
  2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28. 麻黄汤方《医宗金鉴》
  2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30. 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3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