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神精丹
治客忤霍乱,腹痛胀满,尸疰恶风,癫狂鬼语,蛊毒妖魅,症瘕积聚,温疟积久,百方不瘥,但是一切恶毒,无所不治,太一神精丹。
丹砂(元州、麻阳大块有墙壁者) 雌黄(柳州叶子者) 雄黄(武都水窟通明如鸡冠者,先
器
渍
上六味,各捣罗如粉。以 醋拌,使干湿得所,内土釜中,六一泥固济勿令泄气,候干,用铁三脚子(用泥作三个柱子亦妙)随釜之大小,高不过一尺五寸,其下置炭约三斤,以渐益之,常及五斤,只在合底,不得过口,以五日火不绝为度。火尽,极冷水浸干泥令透,然后出之。药飞凝釜上,白如雪者为最,五色者佳,三色者次,下者一色。药飞不尽,与火如前。以雄鸡翼随多少扫取研匀,束膏丸如黍粒,平旦空腹浆饮下一丸,病甚加至二丸。口噤者以物斡开,不可开者,琢去两齿,药下即治。男左女右,绛囊带九刀圭,小儿系头上,辟瘴毒恶时气射工。小儿患,苦酒和之,涂方寸纸着儿心腹上。土釜,捣好甘土绢筛,水和纸筋作泥,随药多少为釜,阴三十日,曝三十日,日夕番转,内釜糠中,四向土栏拥之,令糠周遍釜上下各七寸,从下焚之五日夜,去灰待冷,取拭令净,醋和黄丹如稀粥,扫其中浓一分,如入药诸大丹,皆用此釜,一具数十回用不动。或用瓦盆两枚,随其大小,用六一泥涂之。六一泥用赤石脂、牡蛎、滑石、矾石、黄矾各二两,取 醋以足为度,先作甘土泥,各别裹五药作团,令勿泄气,火烧三日,出火破团各捣筛,然后与蚯蚓屎卤土各二两,以醋和如稠粥,涂瓦盆中,无卤土以盐代之,指迷方中六一泥法,亦可参用。

- 太一神精丹《普济本事方》
- 太一散《博济方》
- 太一神明陷冰丸《备急千金要方》
- 太一人神避忌歌《类经图翼》
- 太一银朱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一流金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太一余粮《千金翼方》
- 太一膏《是斋百一选方》
- 太一余粮《证类本草》
- 太一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一余粮《本草崇原》
- 太阳总要述古《伤寒指掌》
- 太一余粮《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太阳转阳明其一《经方实验录》
- 太一余粮《本草乘雅半偈》
- 太阳转阳明其四《经方实验录》
- 太一禹余粮《雷公炮炙论》
- 太阳转阳明其三《经方实验录》
- 太一禹余粮《本草经集注》
- 太阳转阳明其二《经方实验录》
- 太一禹余粮《新修本草》
- 太阳中证《伤寒九十论》
- 太一禹余粮《吴普本草》
- 太阳中篇正误《医宗金鉴》
- 太一禹余粮《名医别录》
-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伤寒恒论》
- 太医《中医名词词典》
- 太阳中篇《伤寒恒论》
- 太医《中医词典》
- 太阳中风一 太阳四《伤寒悬解》
- 太医博士《中医词典》
《普济本事方》
- 作者:许叔微 朝代:南宋 年份:公元1132年
- 普济本事方序
- 卷第一
- 中风肝胆筋骨诸风
- 真珠丸
- 独活汤
- 星附散
- 二生散
- 救急稀涎散
- 胜金丸
- 拒风丹
- 苏合香丸
- 灸中风十二穴
- 续断汤
- 山蓣丸
- 独活散
- 地黄酒
- 防风汤
- 竹沥汤
- 防己汤
- 木瓜煎
- 养血地黄丸
- 羚羊角汤
- 乌头汤
- 小续命汤
- 排风汤
- 小风引汤
- 《千金方》竹沥汤
- 《必用方》竹沥汤
- 增损茵芋酒
- 太一神精丹
- 铁弹丸
- 黑神丸
- 定风饼子
- 茯神散
- 鳖甲丸
- 补胆防风汤
- 人参散
- 醒后头虚晕发热方
- 卷外
- 卷第二
- 心小肠脾胃病
- 肺肾经病
- 补益虚劳方
- 头痛头晕方
- 治气虚头疼
- 卷第三
- 卷第四
- 翻胃呕吐霍乱
- 脏腑泄滑及诸痢
- 虚热风壅喉闭清利头目
- 肿满水气蛊胀
- 肾脏风及足膝腰腿香港脚
- 卷外
- 卷第五
- 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 衄血劳瘵吐血咯血
- 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 卷外
- 卷第六
- 诸嗽虚汗消渴
- 金疮痈疽打扑诸疮破伤风
- 卷第七
- 卷第八
- 伤寒时疫(上)(缺)
- 卷第九
- 伤寒时疫(下)(缺)
- 卷第十
- 《普济本事方》治药制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