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证其三
我治一湖北人叶君,住霞飞路霞飞坊。大暑之夜,游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微汗,但不解。次早乞诊,病者被扶至楼下,即急呼闭户,且吐绿色痰浊甚多,盖系冰饮酿成也,两手臂出汗,抚之潮,随疏方,用:
桂枝(四钱) 白芍(三钱) 甘草(钱半) 生姜(五片) 大枣(七枚) 浮萍(三钱)
加浮萍者,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次日,未请复诊。某夕,值于途,叶君拱手谢曰,前病承一诊而愈,先生之术,可谓神矣!
【按】一病一证之成,其病因每不一而足。本案示“风”之外,更有“冷饮”,外为风袭,内为饮遏,故见证较前案多一“吐”字,可见病人之证随时变化,决不就吾医书之轨范。而用药可加减,又岂非吾医者之权衡,观本方用生姜五片可知矣。
曹颖甫曰:此公系同乡高长佑先生之友。予因治其妻神经病,始识之。盖其妻饮食如故,但终日歌唱,或达旦不寐。诊其脉滑疾,因用丁甘仁先生法,用猪心一枚剖开,内藏辰砂二钱,甘遂二钱,扎住,向炭炉煨枯,将甘遂朱砂研成细末。一服而大下,下后安眠,不复歌唱矣。后以十全大补汤收膏调之,精神胜于未病时。附录之,以资谈助。

- 桂枝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证其六(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证其五(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丸《博济方》
- 桂枝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新加汤《伤寒寻源》
- 桂枝汤圆通应用法《医法圆通》
- 桂枝新加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新加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医宗金鉴》
- 桂枝新加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脉证七条《伤寒贯珠集》
- 桂枝新加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推论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新加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禁三条《伤寒贯珠集》
- 桂枝新加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汤桂枝《伤寒括要》
- 桂枝续命汤《仁术便览》
- 桂枝汤方《伤寒论》
- 桂枝越婢证二 太阳二十九《伤寒悬解》
- 桂枝汤方《伤寒明理论》
- 桂枝越婢证三 太阳三十《伤寒悬解》
《经方实验录》
- 原序
- 上卷
- 中卷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大黄汤证
- 白虎加桂枝汤证
-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射干麻黄汤证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 皂荚丸证
- 泽泻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炙甘草汤证
- 小建中汤证
- 当归建中汤证
- 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芍药甘草汤证
- 中卷结一
- 大陷胸汤证
- 桃核承气汤证
- 抵当汤证
- 抵当丸证
- 白头翁汤证
- 猪胆汁导证
- 麻子仁丸证
- 中卷结二
- 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