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阳明病
同乡姻亲高长顺之女嫁王鹿萍长子,住西门路,产后六七日,体健能食,无病,忽觉胃纳反佳,食肉甚多。数日后,日晡所,觉身热烦躁,中夜略瘥,次日又如是。延恽医诊,断为阴亏阳越。投药五六剂,不效。改请同乡朱医,谓此乃桂枝汤证,如何可用养阴药?即予轻剂桂枝汤,内有桂枝五分,白芍一钱。二十日许,病益剧。长顺之弟长利与余善,乃延余诊。知其产后恶露不多,腹胀,予桃核承气汤,次日稍愈。但仍发热,脉大,乃疑《金匮》有产后大承气汤条,得毋指此证乎?即予之,方用:
方成,病家不敢服,请示于恽医。恽曰:不可服。病家迟疑,取决于长顺。长顺主与服,并愿负责。服后,当夜不下,次早,方下一次,干燥而黑。午时又来请诊,谓热已退,但觉腹中胀,脉仍洪大,嘱仍服原方。实则依余意,当加重大黄,以病家胆小,姑从轻。次日,大下五六次,得溏薄之黑粪,粪后得水,能起坐,调理而愈。独怪近世医家遇虚羸之体,虽大实之证,不敢竟用攻剂。不知胃实不去,热势日增,及其危笃而始议攻下,惜其见机不早耳!
【按】王季寅先生作《产后之宜承气汤者》篇曰:“产后虚证固多,实证间亦有之,独怪世医动引丹溪之说,谓产后气血双虚,惟宜大补,虽有他证,均从末治,执此以诊,鲜不贻误。余友王百安君于月前治一郭姓妇人。该妇于双产后,发狂见鬼,多言骂詈,不认亲疏。其嫂曾被其掐颈,几至惊毙。家人因使强有力者罗守之。遂延王君往诊,车至中途,病家喘急汗流奔告曰,病者角弓反张,口吐涎沫,现已垂危,后事均已备妥,特询还可医否?如不可医,毋徒劳先生往返也。王君答以果系实症,不妨背城借一,或可挽回,然未敢必也。及至病所,见病人反张抽搐,痰涎如涌,诊其脉,数而疾,因病者躁动,未得细诊。询以恶露所见多寡,腹中曾否胀痛,二便若何,该家惊吓之余,视病者如虎狼,此等细事全无人知。王君以无碻凿左证,力辞欲去。病家苦求立方,坚不放行。王君默念重阳则狂,经有明文,加以脉象疾数无伦,遍体灼热,神昏流涎,在在均露热征。其角弓反张当系热极成痉。综合以上各点,勉拟下方。生石膏四钱,知母三钱,寸冬三钱,川连三钱,条芩三谈,阿胶三钱,白薇三钱,生地三钱,半夏三钱,木通三钱,只壳三钱,生军三钱,粉草一钱,竹叶三钱。一剂,痉愈,躁动略安。复延往诊,病者固拒不令诊脉,询以大便情形,据云水泄挟有燥粪,遂为立大承气汤加桃仁丹皮,嘱其分三次灌之。如初次服后矢气,便为对证,可将余药服下。次日,病家来云,躁动若失,已能进食,惟仍狂言不寐。遂处下方:川连、炒栀子、条芩、杭芍、阿胶、云苓、茯神、远志、柏子仁、琥珀、丹皮、当归、生地、鸡子黄。据称服后熟睡竟夜,此后可以无虑。其母因其灌药艰难,拟令静养,不复服药矣。似此病症,若仍以产后多虚,妄用十全八珍,或生化汤加减,岂不促其命期耶?”(录《医界春秋》)按本证初起,似属桃核承气汤证,或竟抵当汤证。仲圣曰:“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又曰:“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是也。此二条,如狂与发狂异,急结与鞕满异,是其辨也,迨后角弓反张,当为大承气汤证。仲圣曰:“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汤”是也。最后,狂言不寐,亦如仲圣所谓“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之证。故用药近似,即可以起死回生。呜呼,此仲圣之所以为万世法也!此证甚剧,亦属产后,引之可与吾师原案互证。
曹颖甫曰:产后宜温之说,举世相传,牢不可破。而生化汤一方,几视为金科玉律,何怪遇大实大热之证,而束手无策也。大凡治一病,必有一病之主药,要当随时酌定,不可有先入之见。甚有同一病证,而壮实虚羸之体不当同治者,此尤不可不慎也。

- 产后阳明病《经方实验录》
- 产后言语含糊《中医词典》
- 产后腰痛《圣济总录》
- 产后咽痛《中医词典》
- 产后腰痛《中医词典》
- 产后咽喉作蝉声《中医词典》
- 产后腰痛《女科秘旨》
- 产后咽干《孙真人海上方》
- 产后腰痛《医学纲目》
- 产后血运者,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 产后腰痛《冯氏锦囊秘录》
- 产后血运闷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腰痛《医学心悟》
- 产后血运《女科百问》
- 产后腰痛《女科精要》
- 产后血运《圣济总录》
- 产后腰痛《胎产指南》
- 产后血晕用醋漆法《女科经纶》
- 产后腰痛《评注产科心法》
- 产后血晕心闷方一十首《外台秘要》
- 产后腰痛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 产后血晕属瘀血奔心虚火炎上《女科经纶》
- 产后腰痛候《诸病源候论》
- 产后血晕属阴血暴亡心虚火炎《女科经纶》
- 产后腰痛秘方《华佗神方》
- 产后血晕属血随气上《女科经纶》
- 产后腰痛属劳伤肾气风冷乘虚《女科经纶》
- 产后血晕属虚火载血上升腹中空虚所致《女科经纶》
- 产后腰痛属血滞经络《女科经纶》
- 产后血晕属恶露乘虚上攻《女科经纶》
- 产后腰痛属真气虚《女科经纶》
《经方实验录》
- 原序
- 上卷
- 中卷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大黄汤证
- 白虎加桂枝汤证
-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射干麻黄汤证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 皂荚丸证
- 泽泻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炙甘草汤证
- 小建中汤证
- 当归建中汤证
- 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芍药甘草汤证
- 中卷结一
- 大陷胸汤证
- 桃核承气汤证
- 抵当汤证
- 抵当丸证
- 白头翁汤证
- 猪胆汁导证
- 麻子仁丸证
- 中卷结二
- 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