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其一
刘(右)
初诊 (九月十六日) 始病中脘痛而吐水,自今年六月每日晨泄,有时气从少腹上冲,似有瘕块。气还则绝然不觉。此但肝郁不调,则中气凝滞耳。治宜吴茱萸汤合理中。
淡吴萸(四钱) 生潞党(五钱) 干姜(三钱) 炙草(三钱) 生白术(五钱) 生姜(三片) 红枣(十二枚)
二诊 (九月十八日) 两服吴茱萸合理中汤,酸味减而冲气亦低,且晨泄已全痊。惟每值黄昏,吐清水一二口,气从少腹挟痞上冲者,或见或否。
川桂技(三钱) 白芍(三钱) 生草(钱半) 桂心(钱半) 制半夏(五钱) 生姜(五片) 红枣(七枚)
拙巢注:服后全愈。
【按】本案初诊所谓吐水,二诊所谓吐清水,颇可疑,或即是“白津”,其说详下案。

- 奔豚其一《经方实验录》
- 奔豚其二(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奔豚气《中医词典》
- 奔豚根原《四圣心源》
- 奔豚气《医宗金鉴》
- 奔豚二《金匮悬解》
- 奔豚气《杂病广要》
- 奔豚动气《伤寒捷诀》
-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 奔豚病《备急千金要方》
-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 奔豚《伤寒括要》
-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方论》
- 奔豚《灸法秘传》
- 奔豚气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 奔豚《药症忌宜》
-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 奔豚《扁鹊心书》
-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
- 奔豚《金匮翼》
- 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 奔豚《医学心悟》
-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论二首、方三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奔豚《医学摘粹》
- 奔豚三《金匮悬解》
- 奔豚《医学摘粹》
- 奔豚述古《伤寒指掌》
- 奔豚《中医词典》
- 奔豚四《金匮悬解》
- 奔豚《金匮悬解》
- 奔豚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经方实验录》
- 原序
- 上卷
- 中卷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大黄汤证
- 白虎加桂枝汤证
-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射干麻黄汤证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 皂荚丸证
- 泽泻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炙甘草汤证
- 小建中汤证
- 当归建中汤证
- 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芍药甘草汤证
- 中卷结一
- 大陷胸汤证
- 桃核承气汤证
- 抵当汤证
- 抵当丸证
- 白头翁汤证
- 猪胆汁导证
- 麻子仁丸证
- 中卷结二
- 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