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孙宝宝(住厅西路)
初诊 满舌生疮,环唇纹裂,不能吮饮,饮则痛哭,身热,溲少,脉洪而数,常烦躁不安,大便自可,拟葛根芩连汤加味。
粉葛根(四钱) 淡黄芩(钱半) 小川连(六分) 生甘草(三钱) 灯心(三扎) 活芦根(一尺)
【按】孙君维翰,友人也。其小公子未二龄,甚活泼可爱,体肥硕,肖其父。每患微恙,余必愈之。顾以事繁,常无暇面诊,有时仅凭孙君之陈述而疏方焉。一日,孙君又言其孩身热,咳嗽,口渴,不安云云,当遥拟辛凉轻剂与之。服之二日,不差反剧。谓口舌生疮矣。当请面诊,允之。细察之下,乃知本为葛根汤证,今乃化热进而为葛根芩连汤证矣。葛根汤证何以化热变剧?盖辛凉轻剂不胜重任故也。
孙孩服此之后,将一剂而愈乎?曰:不然。次日,其病不增不减,仅维原状而已。
二诊 口疮,投葛根芩连汤,不见大效,宜进一步,合承气法。
粉葛根(四钱) 细川连(八分) 生川军(二钱) 生甘草(三钱) 淡黄芩(钱半) 枳实(钱半) 玄明粉(钱半分冲)
【按】又次日,孙君来告,此方之效乃无出其右,服后一小时许,能饮水而不作痛状,夜寐甚安。越宿醒来,舌疮大退,肯吮乳。嘱减量再服,遂愈。乃知大黄内服,却胜冰硼外搽,因此散我固曾用于二三日前也。
葛根汤证化热,为葛根芩连汤证,葛根芩连汤证化热,则为承气汤证。我因失治缓治于先,故补治急治于后,不待其大便闭结,而乘其即将闭结,预用硝黄以图之,此急治补治之说也。然设使我能及时重用葛根芩连,又何需乎硝黄?我能及时重用葛根汤,又何需乎芩连?溯本穷源,为医者不当若是乎?
昔我治一妇人,舌尖下发一白点,渐内蚀,饮食辄痛,不能触咸味,尤不可碰热菜。我曰:此属热,宜师白虎汤,服石膏。妇服之数日,腐点不动,而胃纳反差。闻人言,服黄连可效,竟一剂而愈。我乃恍然若闻道,知葛根芩连汤与白虎汤本属并肩,各有主治,不容混淆,设使互易为治,必两不奏功。
曹颖甫曰:葛根芩连汤既为化热而设,服之不效,肠胃燥实即为热病之结果,故佐景谓合承气法为进一步也。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葛根黄连黄芩汤《医方论》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三《经方实验录》
- 葛根黄连黄芩汤《伤寒寻源》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一(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葛根黄连汤《备急千金要方》
-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葛根黄芩黄连汤《医宗金鉴》
-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葛根黄芩黄连汤《删补名医方论》
-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葛根黄芩黄连汤《医方考》
- 葛根葛花《滇南本草》
- 葛根黄芩黄连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葛根粉粥《食物疗法》
- 葛根黄芩黄连汤《汤头歌诀》
- 葛根粉粥《保健药膳》
-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括要》
- 葛根茶《茶饮保健》
-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医宗金鉴》
- 葛根苍耳茶《茶饮保健》
-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伤寒论》
- 葛根半夏证七 阳明十九《伤寒悬解》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临证实验录》
- 葛根《本草图经》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临证实验录》
- 葛根《本草乘雅半偈》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 葛根《药征》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经方实验录》
- 原序
- 上卷
- 中卷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大黄汤证
- 白虎加桂枝汤证
-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射干麻黄汤证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 皂荚丸证
- 泽泻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炙甘草汤证
- 小建中汤证
- 当归建中汤证
- 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芍药甘草汤证
- 中卷结一
- 大陷胸汤证
- 桃核承气汤证
- 抵当汤证
- 抵当丸证
- 白头翁汤证
- 猪胆汁导证
- 麻子仁丸证
- 中卷结二
- 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