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症类伤寒

《痧胀玉衡》书籍目录

伤寒集中,仅有四症类伤寒。至于痧症类伤寒,较之四症,尤为凶暴。而伤寒书内,从未载及,故医者不识。夫伤寒头痛、恶寒发热,属足太阳膀胱经风寒,宜表,是寒从肌表而入,故宜发散为先。若痧症头痛,是痧毒之气,上攻头面三阳;不因外感寒气,其恶寒发热,虽在肌表,是时行之气所感,由呼吸而入,搏激于肌表之中;做为毒热,内热则外寒,故亦恶寒。治宜先刺颠顶,放痧以泄其毒,用药惟在透窃解毒顺气为主。若误认伤寒足太阳膀胱经症,用羌活麻黄、发表太甚,反助痧毒火邪,益张其焰,势必恶毒攻冲,作肿作胀,立时见凶。故痧症与伤寒,其头痛,恶寒,发热虽同,治之当异,要知痧症宜清凉,则痧毒可内解;伤寒宜辛散,则寒气可外舒。固不可以治痧症者治伤寒,更不可以治伤寒者治痧症也。

【治验】

一林管家长子,六月,发热五日,昏迷不醒。余诊之,病似伤寒,而脉沉微无力,实非伤寒症也。阅腿弯下痧筋,放紫黑毒血三针,指头九针,不愈,用阿魏丸大黄丸凉茶饮之,昏迷遂醒,越两日身凉乃痊。

一车文显次子恶寒发热十二日,昏迷沉重,不省人事。适余至乡,延余诊之,见其面色红黑,十指头俱青黑色,六脉洪数,皆曰∶新婚燕尔、症必属阴。余日∶“非也。若以阴治,一用温补热药,殆迫其死矣。”夫脉洪数者,痧毒搏激于经络也。十指青黑者,痧之毒血流注也。面色红黑者,痧毒升发于头面三阳也。及视腿弯痧筋,若隐若现,放之,微有紫黑血点而已。其父素知痧患,便云此真痧也。奈前因暗痧莫识,数饮热汤,毒血凝聚于内,放之不出,将何以救之。

余用宝花散,晚蚕沙汤冷冻饮料之,渐醒,痧筋复现于左腿弯二条,刺出紫黑毒血如注,乃不复如前之昏迷矣。但发热身重,不能转侧,肩背多痛,用大剂桃仁苏木乌药香附白蒺藜末、泽兰独活山楂微温服之,渐能转运。尤身热不凉,大便不通,用卜子、麦芽枳实大黄、紫朴、桃仁温服,便通热减,后调补三月而痊。

一方居安内室,正月头痛、恶寒、发热,心胸烦闷,口渴咽干,头汗如雨,痰喘面黑,十指头具有黑色,已五日矣。

延余诊之,气口脉虚,时或歇指,左手三部,洪数无伦。余曰∶“非痧而有是脉,恐不能生矣”。因看痧筋,幸其弟善放痧,见有青筋,曰∶“此真痧也”。刺顶心一针,左臂弯一针,右腿弯一针,毒血已去,不愈。余想其饭后起病,即以矾汤稍冷多服,吐去宿食,烦闷痰喘头汗具除,余症未愈。次日,其弟复为放痧,饮以阴阳水一碗,亦未愈。余用柴胡山楂连翘红花、卜子、枳实荆芥花粉,加酒制大黄二钱,俟微冷服二剂,大便通而安。迨后十余日,腹中大痛,口吐涎沫,此又因秽气所触而复痧也。令其刮痧,少安,用藿香正气汤稍冷服之,腹痛顿止,后用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调理如旧。

一甄复先,恶寒发热,呕哕心烦,服他药,昏迷不醒。或谓阴虚而然,余诊之,六脉沉微,手足大热,唇舌鲜红,身体重痛,余曰∶“痧毒冲心,入于血分瘀滞故尔。”不信。连易三医莫任。复求余治,呼之不应,扶之不起,用晚蚕沙煎汤微冷服,次以宝花散、煎砂仁汤微冷送下,稍醒,然后扶起放痧数十针,未愈。用桃仁、延胡索苏木乌药红花香附、山楂一剂,始能转侧。后服小柴胡汤,寒热具除,调理两月而痊。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痧胀玉衡》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痧胀玉衡》书籍目录
  1. 痧症类伤寒《痧胀玉衡》
  2. 痧症发蒙论《痧胀玉衡》
  3. 痧症治要宜明《痧胀玉衡》
  4. 痧症垂危,尿屎已出《奇效简便良方》
  5. 痧重《痧胀玉衡》
  6. 痧症、鼠疫《景景医话》
  7. 痧子《中医词典》
  8. 痧症《幼科折衷》
  9. 鲨鱼《饮食须知》
  10. 痧症《医宗己任编》
  11. 鲨鱼《本草求真》
  12. 痧证痛(附疝痛)《明医指掌》
  13. 鲨鱼《本草撮要》
  14. 痧证痛《中医词典》
  15. 鲨鱼翅《本草从新》
  16. 痧证分类《儿科要略》
  17. 鲨鱼翅《药性切用》
  18. 痧证《医学摘粹》
  19. 煞鬼丸《妇人大全良方》
  20. 痧证《医学摘粹》
  21. 翣(shà,音煞)舌《中医词典》
  22. 痧疹总论《专治麻痧初编》
  23. 筛窦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4. 痧疹续论《专治麻痧初编》
  25. 筛窦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6. 痧疹门主方《疡医大全》
  27. 筛骨《中医词典》
  28. 痧疹门(一)《疡医大全》
  29. 筛骨《人体解剖学》
  30. 痧疹门(忌)《疡医大全》
  31. 筛检《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