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胀类麻疹

《痧胀玉衡》书籍目录

或谓余曰∶“痧胀之发,即麻疹也。子于痧胀,特多放痧之法尔,不知所放之痧,即放麻疹之胀气也。安得云麻疹非痧胀之标,痧胀非麻疹之本欤?余曰∶“我见麻疹从伤风咳嗽而发者,有矣,未闻有感秽气发麻疹,感热天暑气发麻疹者。

岂非麻疹自有麻疹病,痧胀自有痧胀病乎。况痧胀既云即麻疹,何以有麻疹因秽气暑气所乘兼痧胀麻疹即隐而不发,必俟放刮后麻疹始发乎。乃知麻疹不与痧胀同。故刮者放者各痧胀,虽有刮出之痧,不可即认为麻疹,其痧胀亦不与麻疹同。必因伤风所发,始为麻疹实不同也。乃兹有痧胀不因伤风发热咳嗽所起。尝见刮放用药后,发出遍身形影如麻疹者,虽形似麻疹,实非麻疹,故名之为类麻疹焉。”或曰∶“讵有非麻疹而形可同于麻疹者?”曰∶“此亦犹痧毒发为肿毒,发为紫 之类尔,何疑乎。”

【治验】

一闻德音内人,腹中疼痛,右脉微而弦,左脉细而涩。令其婢放腿弯痧三针,血流紫黑色,未愈。用宝花散救苦丹清茶稍冷冻饮料之,付以和脾宣化饮茜草桃仁微冷冻饮料之,发出一身类麻疹者,余用防风散痧汤减细辛连翘红花金银花桃仁治之,而痊。

一施均季孙女,发热咳嗽,腹胀昏沉,微有麻疹形影,大便泻黄水有用升发之药,不效。延余治之,脉上盛而下虚,乃知发热咳嗽,虽本伤风实非因伤风而有麻疹形影也。放指头痧二十余针,用圆红散调黑糖,微冷汤饮之,稍觉清爽用独活红花汤山楂、卜子、泽兰治之,连送二剂,大便下尽黑物,而愈。

─章涟漪三子,发热昏沉,腰胁间微有形影与麻疹相似,有用升发之剂,惟恐不透。次日,迎余,六脉歇指,余曰∶“麻疹之病,何遽尔歇指耶?虽昏沉气喘,喉无痰声,脉不合症,斯痧胀之类麻疹者欤。”放头顶痧兼放左太阳及乳上痧三针,未愈。用荆芥汤加山棱、蓬术、白蒺藜微冷冻饮料之,发一身类麻疹者,遂安。

一薛思高,发热迷闷,气不得舒,胸腹头面有麻疹形。余诊之,两关俱芤,此痧胀之类麻疹也。放痧十余针,又刮痧讫,用沉香郁金散,清茶稍冷冻饮料之,而痊。

一张省原子,胸腹饱闷,昏沉不醒、痧筋不现,但微有麻疹形。脉左寸关沉细如无,右寸亦伏。余思,麻疹脉不若是。令其家人,用灯心蘸菜油点火 之,即醒。但饱闷未解,用宝花散加沉香蒲黄清茶微冷冻饮料之,付奏 和解饮减山药人参甘草加桃仁、红花治之,而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痧胀玉衡》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痧胀玉衡》书籍目录
  1. 痧胀类麻疹《痧胀玉衡》
  2. 痧胀看症法《痧胀玉衡》
  3. 痧胀麻疹不同辨《痧胀玉衡》
  4. 痧胀兼麻疹《痧胀玉衡》
  5. 痧胀拟似变《六因条辨》
  6. 痧胀昏迷与杂症不同《痧胀玉衡》
  7. 痧胀破迷论《痧胀玉衡》
  8. 痧胀腹痛《症因脉治》
  9. 痧胀舌胎论《痧胀玉衡》
  10. 痧胀腹痛《中医词典》
  11. 痧胀凶症《痧胀玉衡》
  12. 痧胀《医述》
  13. 痧胀宜下辨《痧胀玉衡》
  14. 痧胀《中医词典》
  15. 痧胀用药不厌多《痧胀玉衡》
  16. 痧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7. 痧胀治犹麻疹论《痧胀玉衡》
  18. 痧原论《痧胀玉衡》
  19. 痧疹《止园医话》
  20. 痧与杂症轻重不同《痧胀玉衡》
  21. 痧疹《临证指南医案》
  22. 痧有实而无虚辨《痧胀玉衡》
  23. 痧疹《临证指南医案》
  24. 痧有放刮不尽辨《痧胀玉衡》
  25. 痧疹《古今名医汇粹》
  26. 痧疫回春丹《时病论歌括新编》
  27. 痧疹《眉寿堂方案选存》
  28. 痧痃《中医词典》
  29. 痧疹《存存斋医话稿》
  30. 痧为百病变症《痧胀玉衡》
  31. 痧疹《也是山人医案》

《痧胀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