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黄兼痧

《痧胀玉衡》书籍目录

伤寒书,有发黄发 ,余以为有痧焉者。盖发黄发 皆即伤寒现症也。或中秽气,或因暑气,或感时行不正之气,遂兼痧胀,即伤寒兼痧之说也。

【治验】

一孔叔元,伤寒传胃腑,口渴壮热,头汗发黄,舌胎芒刺,腹胀迷闷,舌短声重,气急发喘。余见脉左寸关伏,余脉弦紧。曰∶“痧毒阻于筋脉,脉气不宣,故微伏而弦紧。兼之胃腑热极,痧毒乘之,一饮热汤、热物,痧毒横行,攻击脏腑,故见此等恶症。”先放头顶痧一针,次放指头痧二十余针,及乳上痧二针,迷闷即松。付以乌药顺气汤石膏黄连大黄桃仁二剂,微冷服之。头汗舌胎始退,余症渐解。复放指上痧,付枳实大黄汤槐花红花芒硝二剂,温服乃瘳。

一孙彦衢内室,壮热发黄,头汗如雨,大渴唇焦。左脉弦紧,右脉沉微。放手臂腿弯上下痧四十余针,流出紫黑毒血,未愈。付细辛大黄丸沉香郁金散,微冷汤下。用桃仁红花汤牛膝石斛二剂,微温饮之乃痊。

一梁钟素,伤寒六日,壮热发 ,大渴昏沉。余见脉洪大无伦,两太阳青筋,刺痧三针,放腿弯痧五针,出毒血,未愈。用荆芥红花汤合清凉至宝饮加石膏,稍冷送下四剂而愈。

一汤茂珍次女,八月伤寒,日晡壮热,口渴发 ,头痛如破,声重耳聋,吐蛔二条,迷闷几死,两寸脉微无力,两关弦细,两尺左滑右紧。放腿弯痧三针,略松。用清凉至宝饮加黄芩牛膝、石膏、桃仁、泽兰乌药枳壳微冷冻饮料之。

不应复放痧,用熟大黄三钱、细茶一撮,煎服而痊。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痧胀玉衡》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痧胀玉衡》书籍目录
  1. 伤寒黄兼痧《痧胀玉衡》
  2. 伤寒坏症《奇方类编》
  3. 伤寒哕候《诸病源候论》
  4. 伤寒坏病《圣济总录》
  5. 伤寒霍乱《圣济总录》
  6. 伤寒坏病《伤寒恒论》
  7. 伤寒霍乱《中医词典》
  8. 伤寒狐惑候《诸病源候论》
  9. 伤寒霍乱《冯氏锦囊秘录》
  10. 伤寒狐惑病方四首《外台秘要》
  11. 伤寒霍乱《伤寒六书》
  12. 伤寒狐惑《圣济总录》
  13. 伤寒极热《儒门事亲》
  14. 伤寒候(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15. 伤寒即伤藏《思考中医》
  16. 伤寒候《诸病源候论》
  17. 伤寒急取汗五十八法《针灸神书》
  18. 伤寒候《诸病源候论》
  19. 伤寒悸候《诸病源候论》
  20. 伤寒候《诸病源候论》
  21. 伤寒挟实壮热候《诸病源候论》
  22. 伤寒后余热《圣济总录》
  23. 伤寒家秘的本卷之二《伤寒六书》
  24. 伤寒后余毒攻眼《圣济总录》
  25. 伤寒夹惊变惊《冯氏锦囊秘录》
  26. 伤寒后腰脚疼痛《圣济总录》
  27. 伤寒夹惊夹食《张氏医通》
  28. 伤寒后眼症《眼科阐微》
  29. 伤寒夹惊夹食《保婴撮要》
  30. 伤寒后咽喉闭塞不通《圣济总录》
  31. 伤寒夹食《中医词典》

《痧胀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