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逆痘要法
痘有顺、有险、有逆。险者尤可回生,逆者断难疗治,此不易之论也。然余观婴儿出痘,暗犯兼痧,其痘未有不逆。
故兼痧之痘,或难放标;或标而不分,颗不起发;或当起发,分颗而反隐;或发 疹;或变焦黑;或见飞浆;或生血泡;
或肉肿痘不肿;或下体先发,而脸额不起,顶不行浆;或琐屑细密,色泽晦暗;或一片如咽脂色。种种逆症,往往因痧毒恶血壅阻,以致殒命。愚尝先放其痧,随宜用药则毒血一行,壅阻俱散。逆者可转而为顺;难标者即标;难起者即起;
当浆者即浆。无奈世人以痘不可放痧,误事不少。不知逆痘难疗,更无生路,惟兹一法可救。但恐痧助痘毒内攻甚速,迟难挽回。若逆痘始现,有痧即放,治之甚易。凡遇逆痘,急宜鉴诸。
【治验】
一金权可女四岁,十一月间,痘五朝,放标至足,面痘犹细如芥子,隐隐不发,其腰下痘,反有水珠色,真逆痘也。阅左腿弯有痧筋,放一针;手指上痧,放十五针,俱紫黑毒血,面痘立时红活起发。余看痧气已绝,惟用十神解毒汤减大腹皮加天虫、大力子、山楂、青皮一剂,次日,面有行浆之势。惟用养血、托浆,清凉解毒之药五剂,痘即如期灌脓收靥而愈。
一金权可子三岁,十二月间,痘六朝,左腰痘密有 窠形,色如水珠。其面脸痘,紫赤满顶不发,服酒浆桑虫一条,反变两颧一片,如脂脂色。不分颗粒,左额见飞浆一粒,亦逆痘也。余为放指上痧二十余针,痘即分颗红活。余惟用痧痘可兼治之。药一剂治之,次日,痘即行浆。后惟用治痘常药,遂灌脓收靥而痊。
一汪扶摇子八岁,六月间,痘五朝,面上肉肿痘不肿,他医谢事。延余阅腿弯有痧筋,放四针,紫黑毒血成流。用宝花散,兼圆红散微温汤服,次日,痘即起胀。后惟用大补气血药,助灌脓收靥而愈。
一褚隽甫女,十二岁,八月间,痘四朝,遍身紫 ,他医莫治。延余,阅指臂上痧筋,放二十余针。用大黄丸稍冷汤饮之, 退痘起。后惟用清凉解毒之药,即如期灌浆收靥,乃瘳。
一詹福先子,六岁,九月间,痘四朝,大渴舌心有黄黑胎,腰腹大痛,面部痘色焦紫过顶不发。延余,阅有痧筋,放腿弯、指头痧二十余针,痛不止。用细辛大黄丸清茶微冷冻饮料饮之,痛稍减,付必胜汤加川连、石膏一剂,微温饮之,痛止胎退,痘渐起胀。尤大便不通,去川连、石膏,日服此汤,灌脓收靥,便通而愈。

- 急救逆痘要法《痧胀玉衡》
- 急救回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急救溺水死者《奇方类编》
- 急救回阳汤《医林改错》
- 急救乳蛾《奇方类编》
- 急救回生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 急救时如何判断脑死亡《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急救和治疗《核、化学武器损伤》
- 急救汤《冯氏锦囊秘录》
- 急救服毒良方《喉舌备要秘旨》
- 急救医学《中国医学通史》
- 急救方《回生集》
- 急救阴症腹痛方瀛海淳朴堂王之刊施《回生集》
- 急救法《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急救指挥系统科学化《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急救冻死或落水冻死《奇方类编》
- 急救治例《张氏医通》
- 急救点《手穴手纹诊治》
- 急救诸方《医学入门》
- 急救的组织、设备及管理《基础护理学》
- 急救自缢《奇方类编》
- 急救处理《口腔科学》
- 急劳《圣济总录》
- 急救部《疡医大全》
- 急劳《景景医话》
- 急救表里歌《伤寒百证歌》
- 急劳《中医词典》
- 急救《普通外科学》
- 急淋(泌尿系结石)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急惊慢惊外治三方《慈幼便览》
- 急流水《本草备要》
《痧胀玉衡》
- 作者:郭士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自序
- 续序
- 凡例
- 卷之上
- 玉衡要语
- 痧分表里辨
- 治痧宜看凉热
- 唇舌辨
- 大小便宜通
- 咽喉治法
- 治痧当绝其根
- 痧原论
- 治痧当分经络
- 痧与杂症轻重不同
- 治痧三法
- 痧前禁忌
- 痧后禁忌
- 痧胀凶症
- 痧为百病变症
- 医家当识痧筋
- 放痧有十
- 放痧须放尽
- 痧有放刮不尽辨
- 用药不效
- 用药必效
- 用药大法
- 痧有实而无虚辨
- 怪病之谓痧
- 痧筋不同辨
- 寒痧辨
- 放痧不出治法
- 放痧数次不愈
- 数犯痧症
- 痧胀昏迷与杂症不同
- 痧筋原于血中之毒
- 慢痧必须速治
- 痧症治要宜明
- 治痧须先明百病
- 刺腿弯痧筋法
- 刮痧法
- 用针说
- 痧胀用药不厌多
- 痧胀宜下辨
- 痧后治杂症宜知
- 当知不信之误
- 痧脉十二经辨
- 痧脉外感内伤辨
- 痧脉要诀
- 痧脉有似阴症辨
- 痧脉似气血有余辨
- 方书脉句宜参
- 脉贵审于几先
- 痧脉决生死法
- 卷之中
- 遍身肿胀痧
- 闷痧
- 落弓痧
- 噤口痧
- 角弓痧
- 扑鹅痧
- 伤风咳嗽痧
- 痘前痧胀
- 痘后痧胀
- 胎前产后痧
- 胎前痧痛论
- 产后痧痛论
- 倒经痧
- 痧热
- 痧烦痧睡
- 老弱兼痧
- 疮症兼痧
- 弱症兼痧
- 痧变劳瘵
- 膨胀兼痧
- 痧变臌胀
- 半身不遂痧
- 内伤兼痧
- 紫痧
- 痰喘气急痧
- 痧疯
- 痧重
- 眼目痧
- 瘟痧
- 头眩偏痛痧
- 流火流痰痧
- 咳嗽呕哕痧
- 卷之下
- 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