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病之源第七

《幼幼新书》书籍目录

《圣济经》慈幼篇·稽原疾证章曰∶婴孩气专志一,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然五脏未定,虽微喜怒嗜欲之伤,风雨寒暑,饮食居处,易以生患。故外邪袭虚,入为诸风。肥甘之过,积为疳黄。襁褓不慎,则肤腠受邪而寒热。出处不时,则精神不守而客忤;蕴热而斑毒;积冷而夜啼。皆阴阳之寇甚于刚壮也。况根于中者,与生俱生。如母惊伤胎,生而癫疾。肾气不成,生而解颅。风热伤胎,生而口噤。风冷伤胎,生而躯啼。纳污之为血癖也。胎弱之为诸痫也。率由孕育之初,殆非一朝一夕之故。是人善保赤子,治法尤详吐、下、灸、刺、熨、浴、粉、摩,泛应而机随。若病在胸中,秽汁既吞,必吐而愈。病在肠中,乳哺不进,必下而愈。重 、重龈,治以微针。暴痫身直,治以灸KT 。熨风池以泄微邪,浴皮肤以散寒热。摩囟以通鼻塞,粉汗以密腠理。

至若重舌之膜断之以爪,邪厉之气禳以祝由。盖稚弱感疾,易于滋蔓。惟恻怛之心者,要在防微杜渐,故无所不用其至也。彼拘于无治,或欲如田舍儿任其自然,未免为失病之机。过于救治,或欲不问春夏,荡以快剂,未免有汤液之伤。是皆一偏之蔽,非知治之大体也。

颅囟经》∶初生小儿鹅口、撮噤,并是出胎客风着颅脐致有,可以小灸三壮及烙愈。

初生小儿至夜啼者,是有瘀血腹痛,夜乘阴而痛则啼。初生小儿,一月内乳痢如胶,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

初生小儿,一月内乳痢如血,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初生小儿,一月内两眼赤者,是在胎之时,母吃炙爆热面壅滞,气入胎中熏儿脑所致也。

小儿温热皆同从气实而搏胃气,然若下之,气平即愈,气虚则生惊而变痫。小儿惊痫。一从虚邪客热相搏而生其候。当用补养安和即愈,加以性冷及太过即死。小儿哕逆、吐,皆胃虚气逆客于脏气而作,当和胃养气,止如下冷即极。小儿霍乱吐逆,皆胃气与阴阳气上下交争而作,当用分和补药调养即愈,余皆死。小儿客忤无辜,皆因客入所触及暴露星月,小儿嫩弱,所以此候多恶。

唐·孙真人《玉关诀》云∶夫小儿之病先辩形证。歌曰∶

摇头揉目,肝热生风。眵泪憎明,三焦积热。

鼻生清涕,肺受其寒。颊赤面黄,风伤腑热。

霍乱吐逆,胃积气伤。泻痢不常,气攻肠滑。

面青呵欠,惊气传肝。盗汗频频,脏伏虚热。

伤寒惊搐,风盛发狂。胃热生斑,气伤冷厥。

长吁啮齿,风盛气生。上窜摇头,涎高胃结。

肺壅气伤,咳嗽咯血。涎盛发 ,积伤风热。

小便淋赤,热聚膀胱。疝气因啼,胎中积结。

奶脾痞癖,因物所伤。喉闭生疮,肺之受热。

爱吃泥土,脾脏生疳。呕吐痰涎,蛔虫上出。

脱肛泻血,冷热积伤。消渴口疮,心家受热。

面黄浮肿,积气所攻。鹤膝解颅,因风腑热。

行迟语涩,胎积气伤。项硬肝风,气伤木舌。

医经要略,病源辩别。审而用之,细详使乐。

杜光庭《指迷赋》∶

阴升阳加,四时无差。万物禀天地一气,男女从精血而邪。三旬而阴气纯浓,子称襁褓;两月而阳气方生,号曰婴儿。百日之内名曰奶腥;至半 而为 乳。童周期而阴阳各半;孩儿千日而真气方奢。五六岁小儿之誉定,十岁外童子之名华。若论变蒸之候,法主数家。魂自变而目明,魄自变而气加。百日神化而喜笑,胎中有滞而显邪。蒸变兮气血自劣,不变兮真本无遮。乳痢兮五日乃有,撮口兮十日以遐。胎惊兮未及蒸变,内兮百日如拿。胎疸因母气之传热,黄病由脾胃之热瘕。热极则咬人啮齿,风盛则面色如花。内热则浑身似火,腹痛则恶哭 。于是乎察其形色,辨于邪正。面黄赤而大怕体凉,吐与泄而最嫌热盛。惊痫兮身体宜温,伤寒兮脉洪邪迸。腹胀唯忧足冷膝沉,咳嗽本喜浮滑为病。消渴须身热脉洪,夜啼为逆;霍乱而脉大体温,心疼忧命。相顺则施功用药,相反则与言危病。面黄色赤唇青而吐逆堪论,目赤唇红内热而发潮当脉。唇角微赤而脸黑防惊,指黄足冷而惊热为证。摇头揉目兮肝热多眵,上窜喘粗兮风极涎诤。咳嗽与鼻塞相连,斑疮与伤寒同类。明之则愚化为贤,悟之则超凡出圣。是故小儿之候,难以参详。寒多则皮肤燥涩,热盛则面赤颊黄。

热气盛则惊痫须发,千足冷则气厥宜防。热连夜而阴少,寒兼昼而阳伤。积热则壮热不歇,伏寒则乍温乍凉。

伤寒热兮鼻冷耳热而喘粗,麻痘热兮两耳角冷而是常。唇黄微青而多睡,乳食欲吐而脾殃。睛急目青而色黔,惊候涎生而胃亡。但能消息而根据此,何虑远近而不扬。是知急惊因内热而所蕴,慢脾因中气之虚荒。肝伏热而雀目,秽兼风而脸疮。青盲肝冷,翳膜胆强。盗汗因内虚而起亦虚劳而骨伤,兼惊伏于内痞及冷热而两详。鼻衄连绵,心盛鼻疡。拘挛而筋脉皆冷,口噤而风击胃强。客忤而物忤无异,卒中而中恶同章。欲识丁奚腹大,气聚成积。病在腑而异治,积居阴而难详。始因乳哺不消,三焦难整;渐次结聚成块,一身消历。胃寒而珍馔不餐,脾热而逢粗也吃。疳瘦由中热而胃伤,腹胀是脾衰而气塞。吐本胃虚,泻由寒癖。生恋甜肥而乃生疳虫,疮起脾元而毒之所适。心脾热而口内生疮,二脏极而重舌相击。明之则万举万全,用之则功名不溺。是故邪生则病至,积聚则疳居。皮肤涩而头发作穗,面色赤而渴饮难除。肺气热而鼻疮不止,大肠冷而粪如下泔。心疳则五心烦热,肾疳则面肿骨疏。且脏气主失固,使真气之不疏。三焦不调而形饶丹肿,荣卫不治而频出疽。

都缘皮肉之沮滞,又详血气之无余。积成因乳食太早,疳瘦由餐甜不除。于是脏气不宣,乃生诸患。泻有八种,惊生急慢。胃逆肠寒而吐泻并兴,脾肺俱虚而泻痢无间。表里冷而水沫俱奔,脾胃寒而泻物成瓣。脾热胃寒而泻水兼黄,脾虚心热而如汤之状。小肠传热而便血,大肠冷极而脓绽。似泻不泻是脾冷心热所蒸,饮水不休盖气盛金火相诤。证频睹则逆顺方明,病数见而智性方惯。是知膀胱受热尿血而必患五淋,膀胱与小肠积冷偏坠而气厥渐深。伤风因当风解脱,鼻塞由母气囟侵。疟疾是暑气之不出,脱肛乃肠冷之泻频。衣安月下抬无辜以为殃,瞳子未成见希物而触忤。风搏血气上攻而结成瘰 ,热壅脏极内冲而丹肿难禁。伤饱则骨软脚弱,失乳则项细少音。解颅盖骨气之不足,鹤膝由肌肉之不任。既晓病源,须识浮沉。惊热兮下之当愈,泻痢兮调胃宜深。风盛兮解之即退,伤冷兮和胃温阴。论脉兮尺寸未定,别病兮虎口纹临。次指而分于三等,青红而在于两寻。穷之则病无不辩,用之则法无不深。要在女寻右手,男看左指。气在下纹,风居中里。过风关名曰命关,(此亦以气、风、命为次。)定其色青之与紫。先论管气之枝初节为始,若见红紫微微脾气常滞。外有枝青兮风已入脾,或见紫枝兮邪气难止。枝头分开兮黑色相连,气虚为病兮风气将起。但观于初节之间详吉凶而定其病矣,是知中主于风亦须详视。青纹紫枝兮慢惊当耳,紫纹青枝兮似虫不出。虚惊气散,涎盛难治。若见青枝冲命,风盛而搐掣须当;或见枝赤纹红,定知是风来侵气。纹紫枝青,宜防慢惊。及已忽然纹青枝紫,过命关而惊候须来。

枝分两头,如线细而涎潮当死,红纹微散而可医,黪黑忽见而将毁。红如米而肺热,喘泄胃而未已。两米青紫而入于命关,病候虽在而去如流水。红紫迸甲而命殂,内缠指面而无死。若能在意而精通,假使珠珍而无比。

茅先生小儿受病根源∶

小儿五脏受诸病,听说根源仔细明。眼赤肝家壅毒热,怕明肝与心受惊,肝脾积聚成雀目,嗌气脾家积虚膨,积热在脾多爱睡,牙疳奶食毒相生。吐虫大肠有余热,脾疳吃土有风生。毒食脾家俱积热,或者疟积又还荣。大伤积食脾热泻,耳聋肾积热毒并。重舌口疮心极热,奶癣脾积热气行。脾中有积腹高凸,心虚见水忽然惊。肺中壅热鼻多塞,木舌心肠积共停。囟门肿起肾之死,大肠积热有疮生。脏中有热常合口,有积心胀眼斑成。五心潮热疳劳盛,疳之余热障虚鸣。脾脏毒盛奶不化,咬奶风兼入骨惊。龟背肺中有积热,龟胸客风伤背平。 耳元是肾中得,毒因伤肺候分明。遍身虚肿积不尽,走马疳因肾得名。天 脐风因此得,喉中痰上恶风惊。小便不利缘何事,积气不散办其形。要识惊癫痫痴者,肝之候与及脾惊。或喜或悲人莫测,邪气入脾速疗轻。肚胀口疮疳会气,逆胸涎隔热交横。夜多盗汗如汤泼,心热不和人不明。多笑是惊余热在,不然心热乱心惊。泻之日久惊食得,冷热相并特为生。略述因由容易见,免交性命入泉 。

《五关贯真珠囊》小儿受病候∶

多烦则面青。涎盛则目转。实极则吐涎。虚极则霍乱。伤乳则面黄。心热则舌重生疮。撮口则属气啮齿兼风。声嘶而哭伤于肺。虚惊面青合地卧伤于脾。摸手则脏腑俱虚。

《五关贯真珠囊》小儿三结候∶

上结者多因热及伤寒,麻豆疹子安后方结,病多腮肿,喉塞,咽物不下。中结者多因吐泻不止,被冷气结于脾脏,令上不能下食,渐次气闷,便变成慢惊风。下结者多因医人错认病源,乱下转药,后不曾调气,令大肠受风虚,便结不通,肚中虚鸣,才下转药,泻住,又秘结。

《五关贯真珠囊》论∶凡一腊已后,百日已前,怕有两般病起。

一者天 。天能盖人,地能载人。天为父,地为母。盖以天 惊风自天而得之。二者内 。内 者,盖因咽于乳母败血,乳入腹中,得冷见发,攻触心胸。其状初发便不食乳,口开不利,手足挛搐,忍其疼痛,谓之内也。

《惠眼观证》论杂病形证源∶惊风了后,又癫又痴,由惊气入心未退。患龟背,主因伤寒,客风伤于背。闭口不开,主大肠积热气盛。或惊、或喜、或悲,惊气入脾。怕明爱暗,主心与肝家热。患痢焦渴,主大肠干燥。

痢病浑下膏血,主大肠气虚。吐血衄血,主伤寒后气血壅滞,不循故道。阴囊重大为肾气伤冷,流入于中,下患疝气。头面患疮,阳气聚在头面,乘热而生。遍身壮热,口鼻干燥,头发作穗者,主热气冲四肢。鼻下赤烂生疮,时咳嗽,主肺脏疳冲于脑。遍身生疮头,眼赤,小便涩滞,主心肺热极。生下多患 耳,主脑内热风兼毒瓦斯入肾。肚干气痛,主生冷冲胃,或硬物伤脾。小肠急痛,小便黄涩淋沥。一日、两日时时有汗,或一日、两日非时壮热,乃生骨蒸。

《庄氏家传》小儿病源∶夫人禀天地之精变化为形。父之精为魂,母之血为魄,积父母之精血以成其胎。怀胎一月如白露,二月似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足,五月能动手足,至九月而三转身,十月而形满足,子母分解于中。有延月者少病,月不足者病多。生后六十日瞳人就而能识母,二百一十日筋骨成而能坐,三百日掌骨成而能匍匐。骨木开,脏腑宽,毛发长,齿牙生。或吐,或泻,或热,或惊,作时发歇。岂辩孩子变蒸形状,却呼鬼祟,或即灸烧,致心脏发躁,变作惊风。或作惊痫搐搦,凡人呼作风。或变奶痫,泻痢清水,奶食不消,上热下冷,喘息不调,四肢厥冷,虚汗遍身。若不细观证候,病变多端,不遇妙医,枉死多矣。孩子未满七岁,有一十五种无辜之疾,后有五疳、八痢、二十四候,须明形证。不辨根源,药应无效。所谓无辜者∶

脐风、撮口、口噤、重舌、木舌、雀舌、乳颊、奶痫、奶霍、龟胸、厥胁、猢狲噤、惊风、天 、赤瘤共十五种。所谓五疳者∶心脏惊疳,肝脏风疳,肺脏气疳,脾脏食疳,肾脏急疳。

心脏歌∶

浑身皆壮热,肢体不能任。怕冷增重覆,腮红面似金。口干常鼻燥,渐次病根深。只因惊扑得,此病本从心。

肝脏歌∶

摇头揉口鼻,白膜翳睛瞒。背痛常生涩,双眸闭不观。青黄容儿丑,疮癣体消斑。发立毛焦悴,元因得自肝。

肺脏歌∶

咳嗽多啼哭,疮生口鼻傍。饶声惟啮齿,滑痢瘦 。肢体无筋力,形容不似常。吐脓并吐血,此是肺家伤。

脾脏歌∶

乳食难消化,惟便在土泥。腹高青脉现,发薄顶毛稀。喘息多饶嗽,无欢只爱啼。痢多酸臭甚,此病本从脾。

肾脏歌∶

泻痢多频并,寻常只是惊。粪中多米出,皮上粟纹生。身体烘如火,才凉却似水。急疳何以疗,本自肾家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幼幼新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幼幼新书》书籍目录
  1. 得病之源《幼幼新书》
  2. 得病有因《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3. 得乐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4. 稻农皮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5. 得乐冲剂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6. 稻米《名医别录》
  7. 得乐冲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体会《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8. 稻米《本草求真》
  9. 得乐冲剂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50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0. 稻米《证类本草》
  11.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2. 稻米《本草衍义》
  13.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4. 稻米《新修本草》
  15. 得乐服药次数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6. 稻米《饮膳正要》
  17. 得乐和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66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8. 稻米《千金翼方》
  19. 得乐加二白理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0. 稻芒赤《中医词典》
  21. 得乐加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624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2. 稻谷卡喉《奇效简便良方》
  23. 得乐加中医辨证治疗胃酸缺乏型消化性溃疡7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4. 《本草乘雅半偈》
  25. 得乐生物药剂学研究概述《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6. 《本草纲目》
  27.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8. 道中热土《本草择要纲目》
  29.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30. 道中热尘土《证类本草》
  31.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193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