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气功外气疗法》书籍目录

【病因】本病或因思虑劳倦,脾气受损,生血不足,心血亏耗,心神失养所致;或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或因情志抑郁,心神不安;或因饮食不节,脾胃不和,均可导致失眠

【症状】本病以不易入睡为主证。但发病情况不一,有开始难以入睡的,有入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入眠者。以病因不同,各有兼证。如属心脾亏损,则兼见心悸怔忡,头昏目眩,汗易出,脉细弱;肾虚者,则兼见头昏、遗精腰酸,舌质红,脉细数;情志抑郁者,兼见脘闷不舒,嗳腐吞酸,舌厚腻,脉滑。平掌测试检查:心脾亏损者,周身多有稀疏、麻、凉气感;其他型在头面,或两胁,或胃脘部多有密集、散乱、胀麻等气感。

【治疗】

(一)发功:

1.揉阑门、中脘、关元、推天门、坎宫,揉太阳,点揉脾俞、胃俞、肝俞、胆俞、足三里,按揉两侧膀胱经。

2.以平掌式,用震法发气于百会、大椎、命门、中脘、关元各9息或18息;以中指独立式,用震颤手法发气于中脘穴9息;然后以平掌式,用推引手法离开治疗部位向百会、丹田发气,并顺任脉导引气脉。

3.以平掌式,用推拉引手法向头维发气,并顺足阳明胃经向足三里导引气脉,使其上下、左右平衡。

加减:心脾亏损者,加平掌式,用推引手法向心俞、脾俞发气,并顺足太阳膀胱经向下导引经气。肾虚者,加平掌式,用推颤手法,向肾俞、命门发气。情志抑郁者,加平掌式,用拉引手法向期门、章门发气,并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向下肢导引经气;脾胃不和者,加中指独立式,用震颤手法向中脘、梁门、足三里发气。

(二)气功针刺:将毫针刺入中脘、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穴,以龙含式,用推拉手法向针体发气,使各穴气感平衡。

(三)辅助练功:

1.放松功:坐式或卧式。按部位自上而下先注意一个部位,再默念“松”字,从头到肩、上肢、背、腰、髋、胸、腹、下肢逐次放松,做3~5个循环,自然呼吸。

2.周天功:坐式或卧式,调匀呼吸,意守丹田,排除杂念。当丹田部位有一股热流逐渐聚集增多,并向尾闾端冲击时。用逆腹式呼吸,引气从尾闾端经督脉上百会,再顺任脉下降胸腹,再回至丹田,是为一个小周天。每次练完要意守丹田片刻,再收功。

【病例】孟××,女,22岁,打字员,1983年4月9日初诊。

主诉:失眠1年,失眠多梦心慌,精神不宁,周身酸痛不适,头昏沉重,口苦,眼涩,多汗,气短,四肢乏力

体检: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平常测试:胸、头部有稀疏、微凉气感。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诊断: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疗:取穴:天门、印堂、太阳、脾俞、心俞穴。发功以平掌式、中指独立式,用推拉引颤手法发气。

治疗经过:患者接受外气后出现上体俯仰扭转性动象。经治疗5次而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气功外气疗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气功外气疗法》书籍目录
  1. 失眠《气功外气疗法》
  2. 失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失眠《自我调养巧治病》
  4. 失颈按摩法《中医词典》
  5. 失眠《中医内科学》
  6. 失精家《中医词典》
  7. 失眠辨病《常见病自测》
  8. 失精家《中医名词词典》
  9. 失眠的预防《中医养生学》
  10. 失精候《诸病源候论》
  11. 失眠的中医食疗《老年食养食疗》
  12. 失精《医述》
  13. 失眠和嗜睡《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4. 失精《中医词典》
  15. 失眠穴《中医词典》
  16. 失魂魄《千金翼方》
  17. 失眠症《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18. 失汗衄血证《伤寒九十论》
  19. 失明《景景医话》
  20. 尸疰鬼疰《奇方类编》
  21. 失明《中医词典》
  22. 尸疰疳蒸四大症论《研经言》
  23. 失明方六首《外台秘要》
  24. 尸疰方四首《外台秘要》
  25. 失明秘方《华佗神方》
  26. 尸疰传尸劳等症《理虚元鉴》
  27. 失溺《中医词典》
  28. 尸疰病《普济方·针灸》
  29. 失气《中医名词词典》
  30. 尸疰,鬼疰《奇效简便良方》
  31. 失气《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