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胃肠道

《核、化学武器损伤》书籍目录

胃肠道也是辐射敏感器官之一,尤以小肠最敏感,胃和结肠次之。辐射对胃肠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显着的是照后早期恶心呕吐腹泻,和小肠粘膜上皮的损伤。辐射对胃肠道的运动、吸收、分泌功能也有影响,如胃排空延迟,胃酸分泌减少;早期小肠收缩和张力增高,分泌亢进,肠激酶活力增强,但吸收功能降低。后期运动、分泌功能都降低。

(一)早期恶心呕吐和腹泻

全身照射或腹部照射都可在照后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照射1Gy左右即可发生,持续数小时之久。其出现的快慢、呕吐次数和持续时间长短,都与照射剂量有关。

在较大剂量(>4~5Gy)照射后,早期还可出现腹泻,大于10Gy照射可发生多次或频繁腹泻。可能是继发于小肠运动功能紊乱,也可能是照射后体内释放的某些体液因子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织胺等作用的结果。

(二)小肠粘膜上皮损伤

小肠粘膜绒毛表面覆盖着完整的上皮细胞,是保持小肠正常分泌吸收和屏障功能的基础。绒毛表面的上皮细胞是一种持续更新的细胞系统,肠上皮干细胞位于隐窝底部,不断增殖分化向绒毛表面移动。小肠上皮干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很高,D0值约1.3Gy。照射后很快可见隐窝细胞分裂停止,细胞破坏、减少。其破坏程度与照射剂量有关。照射剂量小者,隐窝细胞数轻度减少,且很快修复,对绒毛表面细胞影响不大。照射剂量大时,隐窝破坏,隐窝数减少。更大剂量(>10Gy)照射时,可使大部以至全部隐窝被破坏,绒毛被覆上皮剥脱,失去屏障功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核、化学武器损伤》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核、化学武器损伤》书籍目录
  1. 胃肠道《核、化学武器损伤》
  2. 胃肠道《医学影像学》
  3. 胃肠道变化《病理生理学》
  4. 胃肠穿孔《放射诊断学》
  5. 胃肠道插管术《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6. 胃肠(GI)造影《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7. 胃肠道出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胃插管术《基础护理学》
  9. 胃肠道管壁的基本结构《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10. 胃仓《针灸学》
  11. 胃肠道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12. 胃仓《中医词典》
  13. 胃肠道急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胃仓《针灸大成》
  15. 胃肠道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6. 胃部(足阳明属腑)《笔花医镜》
  17. 胃肠道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18. 胃不和卧不安《中医词典》
  19. 胃肠道粘膜免疫细胞化学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0. 胃不和不得卧《症因脉治》
  21. 胃肠道正常X表现《放射诊断学》
  22. 胃不和《中医词典》
  23.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24. 胃病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5. 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生理学》
  26. 胃病呕噎《急救良方》
  27. 胃肠点《手穴手纹诊治》
  28. 胃病候《诸病源候论》
  29. 胃肠动力的激素调节《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30. 胃病不食《医法圆通》
  31. 胃肠动力的神经调节《胃肠动力检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