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方录要
人参 黄 白芍 甘草(生) 陈皮 川连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山药 薏苡仁 扁豆 莲肉 桔梗 砂仁 共为末。
人参 黄 白术 甘草(炙) 归身 广皮 柴胡 升麻 生姜 大枣
人参 附子
人参 黄 苍术 炙甘草 归身 陈皮 青皮 神曲 柴胡 升麻 黄柏
人参 苍术 甘草(生) 半夏 橘红 藿香 白茯苓 草果 浓朴 乌梅 生姜
川附子 炮姜 甘草(炙)
苍术 陈皮 甘草 浓朴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姜汁
半夏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砂仁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藿香 白芷 紫苏 桔梗 浓朴 大腹皮 生姜
白术(一两) 枳实(一两) 蒸饭捣为丸。
炮姜(四两) 肉桂(二两) 吴茱萸(二两) 共为末。
四圣丸散
白术(四两) 陈皮(五钱) 川连(五钱) 以神曲糊丸。
四仙汤
熟地黄 白芍 归身 甘草 大枣
归汤
黄 归身
六味丸、汤
生地黄 丹皮 山茱萸 白茯苓 泽泻 山药 六味加五味子,名都气丸;六味加肉桂,名七味汤、丸;六味加肉桂、附子,名八味汤,丸;六味加人参、附子,名肾气汤、丸;六味加五味子、麦门冬,名凉八味汤、丸;六味加肉桂、附子、磁石、五味子,名十味汤、丸。
黄 建中汤
黄 白芍 甘草 川桂枝 生姜 大枣 饴糖 去黄 名小建中汤。
芎归芍药汤
川芎 归身 白芍 白茯苓 白术 泽泻
六黄汤
熟地黄 黄柏 知母 白芍 龟板 陈皮 牛膝 锁阳 当归 虎骨 煮羊肉为丸。冬
辰砂(五钱) 川黄连(六钱) 甘草(五分) 生地黄(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五分) 捣饭
川芎 归身 白芍 熟地黄 甘草 白茯苓 黄 白术 半夏 地榆 阿胶 生姜
白芍 黄芩 甘草 生姜 大枣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川芎 归身 芍药 生地黄 加黄 、肉桂,名十全大补
虎骨 白术 白茯苓 甘草 归身 川乌头 生地黄 白芍 黄 杞子 人参 杜仲 牛膝 炼蜜为丸。
黄芩 麦门冬 地骨皮 车前子 甘草 石莲子 白茯苓 黄 柴胡 人参
漏芦 归身 牛膝 桂心 地龙 防风 羌活 白芷 甜瓜子 没药 虎骨 龟板
人参 麻黄 黄芩 白芍 防己 川芎 杏仁 甘草 肉桂 附子 防风
川连 吴茱萸 白芍 神曲糊为丸。
肉果(二两) 补骨脂(四两) 五味子(二两) 吴茱萸(一两) 姜汁煮枣肉,拌捣为丸。
烧针丸
朱砂(一两) 枯矾(五钱) 共为末,枣肉和丸,如圆眼大。临用用针插定,入灯火烧存
木香 川连 饭捣为丸。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独活 桑寄生 川芎 细辛 防风 续断 杜仲 牛膝 秦艽 白茯苓 白芍 桂心
升麻 葛根 白芍 甘草 生姜
柴胡 白芍 归身 广皮 甘草 黑山栀 丹皮 白术 白茯苓 姜汁
前胡(三分) 紫苏(二分) 桔梗(二分) 葛根(二分) 白茯苓(二钱) 半夏(六分) 广皮(五分) 甘草(三分) 川芎(三分) 白芍(二钱) 归身(六分) 生地黄(六分) 人参(四分) 枳壳(四分) 生姜(二分) 大枣(二枚)
赤茯苓 甘草 前胡 桔梗 枳壳 人参 柴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薄荷 生姜 大
黄连 黄芩 黄柏
滑石 甘草 辰砂 共为末。
大黄 浓朴 枳实
大黄 芒硝 甘草
大黄 芒硝 甘草 桃仁
大黄 芒硝 甘遂
柴胡 半夏 白茯苓 大黄 枳实 黄芩 甘草 生姜 大枣
白芷 桔梗 归身 陈皮 川芎 甘草 白茯苓 枳壳 半夏 麻黄 肉桂 浓朴 朴

- 古今名方录要《周慎斋遗书》
- 古今录验方八首《外台秘要》
- 古今名医暑证汇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古今衡数不同《类经图翼》
- 古今药味不同论《友渔斋医话》
- 古今方十九首《女科要旨》
- 古今医书大意《友渔斋医话》
- 古今方剂大小论《医学源流论》
- 古今医书宜参考论《时病论》
- 古今尺寸不同说《类经图翼》
- 古今元气不甚相远说《吴医汇讲》
- 古方总目(附古方条序)《景岳全书》
- 古今诸家膏方四首《外台秘要》
- 古方中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古今诸家煎方六首《外台秘要》
-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医方考》
- 古今诸家酒一十二首《外台秘要》
- 古方用法论《研经言》
- 古今诸家散方六首《外台秘要》
- 古方逍遥散《冯氏锦囊秘录》
- 古今诸家丸方一十八首《外台秘要》
- 古方逍遥散《冯氏锦囊秘录》
- 古经解《周慎斋遗书》
- 古方下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古镜《证类本草》
- 古方无妄用《寿世青编》
- 古开骨散《医林改错》
- 古方上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古没竭散《医林改错》
- 古方上篇 图的说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古拿《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