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耳病,少阳证也。足少阳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少阳为相火,宜清之。
验案
一人耳聋,服益气汤、十全汤,病愈后,喉中作痒有痰,一二月复耳鸣。诊之脉浮滑。
此痰气留于脾胃也,无火不动痰。用补中益气汤加黄柏三分,菖蒲一分。
一人耳痒,胸膈饱闷,火郁于少阳胆也。用柴胡、半夏、黄 、白芍各一钱,人参、甘草、紫苏、陈皮各五分,姜、枣煎服。以散火固表。

- 耳《周慎斋遗书》
- 耳《医学心悟》
- 耳《冷庐医话》
- 耳《医学心悟》
- 耳《丹溪手镜》
- 耳《本草从新》
- 耳《丹溪治法心要》
- 耳《古今医案按》
- 耳《友渔斋医话》
- 耳《医碥》
- 耳《奇效简便良方》
- 耳《医碥》
- 耳《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耳《临证指南医案》
- 耳《奇症汇》
- 耳《普济方·针灸》
- 耳《脉因证治》
- 耳《证治准绳·杂病》
- 耳《也是山人医案》
- 耳《张氏医通》
- 耳《急救良方》
- 耳《张氏医通》
- 耳《慈幼新书》
- 耳《证治准绳·幼科》
- 耳《本草图经》
- 耳《证治准绳·幼科》
- 耳《组织学与胚胎学》
- 耳《医述》
- 耳(百虫入耳)《医学心悟》
- 耳《医学入门》
- 耳(疒呙)疣目《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