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左胁痛为肝气有余,宜小柴胡加四物。左属肝,属血,痛为肝气有余,有余便是火,火郁则血凝,故以柴胡泻肝气,四物和肝血。

右胁痛为肺气不降,血中之气病也,宜芎归芍药汤乌药青皮肉桂陈皮调之。右属气,痛为气滞,气滞则血凝,故以乌药青皮陈皮调气,芎、归、芍药肉桂和血。

饮食劳役而致两胁痛者,左,补中益气汤白芍,右,补中加青皮。盖左宜破血,右宜破气。两胁下痛,上穿助,系气血有火,用药止痛,必因肉桂,有行有补乃愈。河间法也。

左胁痛宜升提,枳实川芎各五钱,炙甘草二钱,共末,酒调下。

右胁痛,宜降气,枳壳桂心各四钱,姜黄四钱,炙甘草二钱,共末,姜、枣汤下。

两胁痛,宜行气行血。人参枳实白芍川芎各五钱,共细末。每服二钱,姜汤下。

凡内伤胁痛不止,生香油一杯,生蜜一杯,和匀服,一二次即愈。

或饮冷水而致胁痛者,用干姜、肉桂,但温而不散,必用补中益气汤附子,其痛即止

验案

一人因房事不遂意,左胁痛如刀刺,中脘痛则急死,日日如此。痛已四年,诸医不效。

因多服开郁调气药,大便结燥。予诊之,用木香散胸中结气,川芎去肋胸痛郁金下气止痛,三味各三钱,当归生地、黑山栀贝母、陈皮、香附炮姜各五钱,解郁消痰,养血顺气温中,黑芝麻三合滑肠,白檀香三钱调气,甘草二钱和中,酒煮常服,酒完痛止。

一妇有孕六月,左胁痛如刀割,喘嗽气促,不能安卧,身热汗出,痛甚则厥,厥则脉绝。先服黄 、枳壳、肉桂、川连、苏梗杏仁。右胁痛稍止而气更促,此因肺虚气不降也。用人参三钱,川附、肉桂各五分,甘草八分,黄 、白芍各一钱,砂仁末一钱。三帖愈。盖妇人重身,有故则毒药无殒,所以肉桂之下胎而适足以安胎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周慎斋遗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1. 胁痛《周慎斋遗书》
  2. 胁痛《回春录》
  3. 胁痛《冷庐医话》
  4. 胁痛《竹林女科证治》
  5. 胁痛《丹溪手镜》
  6. 胁痛《仁术便览》
  7. 胁痛《丹溪治法心要》
  8. 胁痛《吴鞠通医案》
  9. 胁痛《友渔斋医话》
  10. 胁痛《医学心悟》
  11. 胁痛《奇效简便良方》
  12. 胁痛《医学心悟》
  13. 胁痛《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4. 胁痛《丹溪心法》
  15. 胁痛《古今医彻》
  16. 胁痛《证治汇补》
  17. 胁痛《医旨绪余》
  18. 胁痛《古今医案按》
  19. 胁痛《中医内科学》
  20. 胁痛《顾松园医镜》
  21. 胁痛《胎产指南》
  22. 胁痛《万病回春》
  23. 胁痛《也是山人医案》
  24. 胁痛《古今医鉴》
  25. 胁痛《伤科汇纂》
  26. 胁痛《医学正传》
  27. 胁痛《金匮钩玄》
  28. 胁痛《临证指南医案》
  29. 胁痛《盘珠集胎产症治》
  30. 胁痛《寿世保元》
  31. 胁痛《灸法秘传》

《周慎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