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衡数不同

《类经图翼》书籍目录

郑世子曰∶按淮南子谓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铢,则一铢者,一百四十四粟也。汉志谓一千二百黍为十二铢,则一铢乃一百黍也。后汉志注又谓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则一铢者亦惟百粟耳,更减淮南之数而不相合也。且汉制律度量衡,悉纷乱无纪。

臣家有汉钱数十枚,凡若干种,每种虽度数分寸仿佛,而浓薄轻重不匀。以汉食货志校之,彼志云∶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大泉重十二铢,大布重二十四铢。臣以今时等子,将钱每种或十枚或五枚,总秤之以均其轻重,而用算法求之,合其一两之数,则大泉合今三钱三分,货泉合今三钱五分,货布合今三钱七分,大布合今三钱八分,此皆汉时一两之数,而率皆乖异,与宋吕大临考古图之说相同。大率汉之一两,惟有今之三钱半强,是汉三两为今之一两强。其数与 黍之法不同者,盖因刘歆误以 黍为 ,故律、度、量、衡,四器皆失之小,其余器皿,率多舛谬矣。又史言晋之秤两,不与古同;梁陈根据古秤;齐以古秤一斤八两为一斤;后周玉秤四两,当古秤四两半;隋以古秤三斤为一斤;唐量衡与古校,皆三之一。

然史文缺略,今不能的悉其数。唐孙真人千金方曰∶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十当作百,传写之误。)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合今之六钱也。)十六两为一斤,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根据四分为一两秤为定。(此唐秤十斤,正合今之六斤。)此说足以破其惑。而肘后方鹿鸣山序云∶古方药品分两,灸穴分寸,与今不类,为古今人体大小或异,血脉亦有差焉。此说非也,宋林亿等千金方凡例曰无稽之言莫此为甚者是也。又如千金方所载药升之制,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此升甚小,不知何代之量有如此者?又云半夏一升,秤重五两。校之不同。即所云诸药权量,大率类此,姑存其说,以见度量权衡长短大小轻重之不同耳。隋唐宋元之度量,校之累黍则失于长大;汉魏南北朝之度量,校之累黍则失于短小。宋儒论乐律者,率舍高而取下,论度量者,又舍大而取小,夫岂知适中之道哉?今选羊头山 黍中者一千二百粒,实于黄钟之龠无欠无余,以天平秤之,整有三钱,乃古半两也。两龠之黍,当天平六钱,为古一两。然则古秤一斤,当天平九两六钱,今之平秤一斤,是古一斤十两,盖三分两之二也。今大明钞尺七尺五寸,适合黍尺一丈;铁斛三升二合,适合黍量一斗;平秤九斤,适合黍权一秤。(十五斤曰一秤。)虽不同而实同,虽不用而实用,妙理存乎其间,而人未之知也。臣若不累黍亲验,亦不信有如此之妙。后世为钟律之学人,不可以其常用而忽之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图翼》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图翼》书籍目录
  1. 古今衡数不同《类经图翼》
  2. 古今方十九首《女科要旨》
  3. 古今录验方八首《外台秘要》
  4. 古今方剂大小论《医学源流论》
  5. 古今名方录要《周慎斋遗书》
  6. 古今尺寸不同说《类经图翼》
  7. 古今名医暑证汇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8. 古方总目(附古方条序)《景岳全书》
  9. 古今药味不同论《友渔斋医话》
  10. 古方中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1. 古今医书大意《友渔斋医话》
  12. 古方治积聚药总考《医方考》
  13. 古今医书宜参考论《时病论》
  14. 古方用法论《研经言》
  15. 古今元气不甚相远说《吴医汇讲》
  16. 古方逍遥散《冯氏锦囊秘录》
  17. 古今诸家膏方四首《外台秘要》
  18. 古方逍遥散《冯氏锦囊秘录》
  19. 古今诸家煎方六首《外台秘要》
  20. 古方下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1. 古今诸家酒一十二首《外台秘要》
  22. 古方无妄用《寿世青编》
  23. 古今诸家散方六首《外台秘要》
  24. 古方上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5. 古今诸家丸方一十八首《外台秘要》
  26. 古方上篇 图的说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7. 古经解《周慎斋遗书》
  28. 古方权量有定论论《研经言》
  29. 古镜《证类本草》
  30. 古方权量《医学读书记》
  31. 古开骨散《医林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