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医家临证要分明,察色观识死生,腹痛按知虚与实,还凭验舌听声音。诸证先观形色,次察声音。经云∶色之与脉,当相参应。五色有四季之分,惟土为正色,色中见黄,脉中见缓,乃为有胃气。黄为土色,土位中央、五色之中,稍带微黄,方为佳色。色不可红,色纯红者,真脏色见也,见则死矣。(王胥山曰∶色纯红者,乃阳气外越之征,故见则必死。真脏色见者亦必死,然真脏色青、黄、白、黑皆有之,不仅红色一种。)故真脏色不见,知其尚非死征。若脉气带缓,面色带黄,知其胃气未败,未必死也。目者,一身之精华所萃,色藏于内而发见于外,有神则精明光彩,黑白如常;实则阳光灿烂,虚则阴翳朦胧,若失其神,则昏昧不明,远近不辨。再察其脉神,存否如何?或两神俱失,决死无疑矣。舌者,心之苗也,红为热,白苔为寒,色紫者,心火亢极而实热也。再察其脉,果系有余,法宜急下之。舌黑色者,热极而无生意也。色黄兼下利,而唇口碎裂,是为水涸,非实热,乃假热也。由肾之真阳虚极不能化生津液,理宜大剂温补,稍带甘寒,使金水相生,则燥解而生可回。若用纯凉,反泻真阳,其死决矣。又凡舌短兼囊缩,脉有力为热,脉虚为寒,则死无惑焉。声音从丹田中出,其音嘹亮,则有神矣。若含糊声嘶者,痰火盛也;前重后轻者虚也;前轻后重者实也;出言骂詈,其声雄壮者,胃热也;病重失音,死证也;病患不语,虚之甚也,能语则病方愈;谵语郑声,及呻吟者,皆阴虚中不守,非佳兆也。诊其脉,有神可生,无神者死。

喘息者痰也,治当清金降火。如不效,据脉审因,宜从温补,肾温火降,喘必缓矣。(若兼外感,亦应发散。)按腹之法,所以验虚实也。按之不痛者虚也,诊其脉果不足,身虽发热,理宜温补;按之痛者实也,脉果有力,宜急下之,方愈。

人之天庭倾倒,死证也。盖天庭为阳,阳不升,则阴不生;有形之体属阴,阴不生,则形亦坏不存,故知其为死证无疑矣。

诗曰∶行医不识气,治法将何据?堪笑道中人,未有知音处。见痰莫治痰,见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见血不清血,无汗勿发汗,遗精莫补涩。明得个中机,便是医中杰。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周慎斋遗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1. 《周慎斋遗书》
  2. 宴处起居《养老奉亲书》
  3. 验案《达生编》
  4. 宴处起居《古今医统大全》
  5. 验鼻《冯氏锦囊秘录》
  6. 晏殊(991-1055年)《中医词典》
  7. 验齿《温热论》
  8. 晏食《中医词典》
  9. 验齿《塘医话》
  10. 晏封《中医词典》
  11. 验初发热时吉凶断诀《疡医大全》
  12. 晏晡《中医词典》
  13. 验唇口《冯氏锦囊秘录》
  14. 艳红《疫疹一得》
  15. 验痘变症死候《冯氏锦囊秘录》
  16. 厌氧芽胞杆菌《医学微生物学》
  17. 验痘出稠密吉凶诀《疡医大全》
  18. 厌氧性细菌《医学微生物学》
  19. 验痘吉凶诸候《冯氏锦囊秘录》
  20. 厌氧微生物所致肺炎《呼吸病学》
  21. 验痘要略《冯氏锦囊秘录》
  22. 厌氧菌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验痘疑似歌括《冯氏锦囊秘录》
  24. 厌氧菌的检验《医学微生物学》
  25. 验儿体可种不可种《儿科萃精》
  26. 厌厌((yānyān,音胭胭)《中医词典》
  27. 验耳《冯氏锦囊秘录》
  28. 厌食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9. 验耳目口鼻歌诀《冯氏锦囊秘录》
  30. 厌食《中医儿科学》
  31. 验二便《医述》

《周慎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