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自下

《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自下久而不愈,保元汤白术茯苓松花煎服,或加附子。凡泻皆宜四君子汤。伤食暴泻胃苓汤;夏月湿热泻,小便不利,五苓散;泻青水,里急后重香连丸;久泻四君子加白芷、黄 ,吐加炮姜,去白芷;久泻满闷,补中益气汤去归身,加附子;身热加羌活防风,风能胜湿也。每日清晨泻,四神丸;肾泄,五味二两,吴萸五钱,为末,陈米汤下,兼灸气久泻自汗,潮热畏寒建中汤人参茯苓。潮热非补不愈也。清晨久泻自汗,潮热梦遗,汤;其余泄泻五苓散。兼腹胀痛盐汤调服探吐之;身热自汗,热汤下;利热水,冷水下;

口渴,人参汤下。泄泻发热困倦,宜气分中补血,保元汤、四君加白芍松花。久泻伤肾,大人小儿,不拘吐泻,皆宜补脾,虽有杂证,不必治之,后用参苓白术散木香砂仁豆蔻调理。久泻恐有郁火,加黄连少许,小儿有积加四君子,无过于此。

凡泻宜四君子汤。热加松花,寒加炮姜,渴加葛根、五味,表热表虚加白芷、黄 。泻有白泡,且作声响,湿热在小肠也,平胃散加炮姜。平常溏泄,用红米、黑豆二味,炒熟煎服效凡吐泻水食不下,米谷不化,俱属寒证,宜理中汤。烦躁作渴,出黄如糜,酸恶臭气,皆属热证,宜烧针丸。无气不足,脏寒泄泻,肉果四两,木香一两,茯苓四两,炮姜一两,附子一两,共末,姜汗丸,莲心汤下五、六十丸。脾泄,五更起泄是也;若寅卯泄作响,名肝泄;半夜子时泻,名肾泄,肾司二便也。用杜仲一两,生姜一两,同炒干,五味、肉果各一两,补骨脂一两,吴萸二钱,共末。生姜煮枣肉丸。肾虚作泻,熟地、生姜各一两,同煮捣饼焙干,山药、茯苓各一两,共丸。脾泻,白术一斤切片,大枣八两,白术一层,枣一层,入罐内,水煮烂,捣成饼,晒干,再架松花四两,炒黄,米糊丸服。

验案

一人夜间去后方觉腹宽,不去作胀。心部脉洪,肝部浮,肾脉紧。此心不主令,相火代之,肾水被肝木吊动,其泄在肾。补肾不若补脾,脾温肾亦坚也。用芡实山药、茯苓各一钱,人参五分,熟地四分,益智仁三分,煎服。丸用五味二两,吴萸四钱,枣肉丸,白汤下三十

一人善饮,酒醉,清晨作泻,腹腿痛,骨节痛,湿热在内也。用白术、茯苓、猪苓羌活、北味、泽泻秦艽。一帖即止,随发随服即愈。

一人春日患泄泻霍乱三年,每发服理中汤病愈。药止后,胸中痛若刀割,略吃一味,不谨即下一点疼痛三四日,泄泻如红曲肉汤,用养血药,半年后腹痛六日,用四君子加附子、炮姜、白芍,兼灸气海穴而愈。

一人六脉沉阴,重按又无力不清,肾虚也。胃脘痛即泻,痛一阵,泻一阵,肾之脾胃虚火浮于上也。补脾则肾水亏,滋阴则水来侮土,治法惟温肾即可温脾。三十年来未生子,肾寒可知。肾主骨,骨胫痛,肾虚之验也。用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加减;丸方用山药、茯苓各二两,补骨脂小茴香、熟地、杜仲北五味各一两,人参七钱,陈火肉骨灰一两,吴萸五分,

一人久患脾泄,热在肾故也。用白术八两,茯苓五两,元米五合,同入猪肚内,煮熟捣成饼,晒干为末,米糊丸,沉香三钱为衣服。

一人泄泻,心脉微洪,肝肾脉俱虚,单治泄泻,恐土来克水。用白芷三钱,升动胃气;

五味止泄而平水土,米糊丸,午前清米汤下五十丸。

小儿泻不止,四君子加减不效,乃湿热内郁,宜理脾凉肾。白术一钱,松花五分,二味末,白糖调服;或用水煮白术一两,炒红曲一两,陈火肉骨灰一两,共细末,白糖调服。

一人当脐痛,痛则大便泄,此是脾虚,肾水犯上,寒在肾也。宜温肾则水安,升胃气则土旺,而痛不作,泻从何来?用白芷七钱,北五味、鹿茸、人参、炮姜各一两,元米糊丸,白汤一小儿作泻,服利药太过,致浑身发热,喜卧冷地。盖因肾虚泄泻而肝火起,胃中亦燥也。

一妇命门脉弱,责其无火,鸡鸣将作泄,腹响饱闷,此肾虚不纳气也。用补骨脂四两补命门枣肉丸以益气浓肠。

一妇泄泻,两尺无神,此肾燥不合也。一医用茯苓、益智即发晕,因用肉苁蓉三钱以润之,北五味八分以固之,人参一钱以益气,归身八分以养其血,白芍、甘草以和其中,炮姜二分以安其肾。二帖效,十帖愈。丸即前方加倍蜜丸。(张东扶曰∶肾燥不合。四字妙极。凡物润则坚密无缝,燥则破绽有痕。肾开窍于二阴,肾耗而燥,其窍开而不合,真至理也。)

张东扶曰∶余因慎斋“肾燥不合”之语,因思滑精一证,理亦同情。盖肾属水,水亏则燥,水燥则无以滋养肝,木无水养,则燥而生火,肾既失其封蛰之职,不合而开,肝遂恣其疏泄之性,因开而泄,愈泄则愈燥,愈燥则愈开。然则遗泄一证,当极甚及久之后,徒清火无益也,徒兜涩无益也,必也用润药以润其肾,则燥而不合者可以复合,而且肝得所养,火亦不炽,何致疏泄之性一往一返哉!立方之法,润肾为主,而兼用清肝补肝之药,尤当有效,愿又遗精一证,其初起时有所思想而致。当以清心为主,清肝火为辅,补肾水为佐,涩药可无用也。既久之后,肾水必亏必燥,盒饭以补肾补肝为主,清肝火次之,清心火又次之,而兼用涩药,仍不必以涩药为君也。若大泄不禁,玉门不闭,或当暂以涩药为君,而兼用重补肝肾之味,稍佐清火之品,亦理之所宜然,又必兼用升提之药,庶乎周到而可奏功于俄顷也。

此所论遗证,盖指多欲及肾虚一流说,其有因湿热痰等因致此者,则又不得概以肾燥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周慎斋遗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1. 自下《周慎斋遗书》
  2. 自我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3. 自笑门(附自哭三则)《辨证录》
  4. 自我意识障碍《医学心理学》
  5. 自刑《洗冤集录》
  6. 自我推拿《中医词典》
  7. 自序《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8. 自我监护《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9. 自序《外台秘要》
  10. 自我观察《百病自测》
  11. 自序《中医疾病预测》
  12. 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预防医学》
  13. 自序《素问悬解》
  14. 自我保健方法《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5. 自序《灵枢悬解》
  16. 自我保健《预防医学》
  17. 自序《难经悬解》
  18. 自我按摩《中医词典》
  19. 自序《伤寒悬解》
  20. 自刎秘方《华佗神方》
  21. 自序《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2. 自刎《急救广生集》
  23. 自序《医林改错》
  24. 自刎《医学心悟》
  25. 自序《痰疠法门》
  26. 自刎《外科十法》
  27. 自序《白喉条辨》
  28. 自通汤方《伤寒论》
  29. 自序《韩氏医通》
  30. 自体输血《外科学总论》
  31. 自序《本草备要》

《周慎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