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杂证
凡毒,血气不足而成;气血凝滞,毒之所由发也。在初解散,三五日后,调补气血。若寒凉太过,则胃气受伤,不可救也。
脉洪滑粗散者难愈,微涩迟缓者易痊。
治无名肿毒方
人参(五钱) 黄 (一两) 肉桂(二钱) 大黄(五钱) 麻黄(二钱)
水煎服。
面为诸阳之会,邪所不容。面上生疮,是邪阳胜,正阳虚也。
治发背、诸般肿毒效方
为末,每服三钱,陈酒送下,以醉为度。
杨梅疮,宜十全大补汤,每味各一钱,加土茯苓四钱,金银花二钱。多服。
痔疮用兔屎、乳香共末,酒服,日三次即愈。又用水杨梅不拘多少,煎水洗三五次,立痘痈,芝麻炒烟尽,带白色捣成膏敷,即消。
凡口内、大小便出血者,不治。
验案
一人背疮不收口,用鲜黑鱼皮盖之,日三四易,即收口。

- 外科杂证《周慎斋遗书》
- 外科约言《医法圆通》
- 外科治法《中医外科学》
- 外科与皮肤科《中国医学通史》
- 外科治疗溃疡病的手术方法《普通外科学》
- 外科与皮肤科《中国医学通史》
- 外劳宫《手穴手纹诊治》
- 外科营养的重要性《临床营养学》
- 外劳宫《中医词典》
- 外科引(外科理例 上)《古今医统大全》
- 外劳宫《针灸学》
- 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总论》
- 外牢推至大陵位《幼科推拿秘书》
- 外科学的发展《外科学总论》
- 外廉《中医词典》
- 外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 外陵《针灸大成》
- 外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 外陵《中医词典》
- 外科十法《医学心悟》
- 外陵《针灸学》
- 外科启玄附痘科序《外科启玄》
- 外漏《中医词典》
- 外科疗法《医学遗传学基础》
- 外鹿髓丸《韩氏医通》
- 外科疾病的理疗《理疗学》
- 外泌汗腺《组织学与胚胎学》
- 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学》
- 外命《中医词典》
- 外科疾病《中国医学通史》
- 外膜《组织学与胚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