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人身之内,凡火有五。心火、阳明燥火、三焦壮火、雷火、龙火是也。心火宜清,燥火宜润,壮火宜寒以泻之,雷火微则敛以平之,甚则温以和之,龙火宜从其性,以热导之。

古人治火,用石膏、川连两许者,势不得不用也。盖人身惟火为患最毒,火之毒莫甚于命门相火,相火在下为少火,少火生气,逆而在上则为壮火,壮火食气。然命门之火起,一因于君不主令,相火横逆,一因于阳明接引,而燥金化为烈火,与肝木相并而焚,则一身上下三焦无非火矣。倘少用寒药,如以一杯水,倾入红锅,不惟无益,且将立破其锅,非多用何能救?盖用川连者,治君相合横也;用石膏者,治燥金合木也。头上有火,清阳不升,火炎于上也。高者治宜越之,补中益气汤荆芥三分,蔓荆子五分。

验案

一人头不痛,身不热,无表症,但火郁懊 ,无可奈何,大便或闭或痢。方用川连一钱泻其火,枳实一钱损至高之滞气,白术一钱扶其胃,三味煎服遂愈。

一女人六月间昏睡不言,身热不动,两手脉上盛下涩。涩者阳气有余,盛大为火,火证也。冷水调益元散主之。

一人七月病,上辰昏晕,下午不言,昏睡一日不醒,人叫不应,身凉不食,不寒不热,皆曰阴证。议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诊其脉,沉小滞伏,内有火邪,小便一二日不解,此火证也。不从,又延至夜不醒,曰∶此真火也。其妻曰∶前日房事,如何是火?予曰∶夜有房事内虚,又劳热甚,天干热从虚入,则阳气将绝,以水救之则可。取冷水一桶,饮至五碗,病者曰渴,饮至七碗,大汗如雨,病者曰饿,要吃粥一碗,用补中益气汤炮姜泽泻,温中一妇五月间,身凉,自言内热,水泻二月,一日数次,小水绝无,大便皆水。自言上热极、下冻死,腰腿足俱冷,腹痛如冰,或一时发热,不欲近衣,或一时怕冷,遍身尽热,夜至天明,面目红肿,药之不愈。自小至大,六脉洪大,此伏火也。火性炎上,故上热下冷耳!用四物汤柴胡葛根升麻甘草栀子黄柏黄芩二帖。小水行泻止,复发牙疼,三日不愈,用黄 建中汤附子,一服愈。

一妇四十余岁,身体肥大,病后渐瘦,内觉火热外如冰冷,自汗出,手见冷水即麻木不仁,头面筋搐而痛,骨节疼痛手不可近,牙根出脓血,舌强硬,右手不能举动, 臂肘皆强痛,饥不欲食,小便如饴,嗳气作酸,坐卧不安,恶风便难。脉浮候细涩,中脉缓弱,左手弱于右手。病已五、六年,病症多端,由阴精不奉,阳精不降,上盛下虚,阳中阴虚也。宜补阳中之阴,六味汤主之。

一人胸前常跳,头耳左边鸣,肺脉紧数。此肺虚不能生肾水,木火妄动,气血不归原也。血不归原,心火妄动,故心跳;气不归原,肝木动,故耳鸣。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在左,木火为阳也,宜用归脾汤养心血,敛火下行,心血足则心火不刑金,金能平木,肝气自平也一妇左三脉洪滑有力,右三脉短涩,呕吐胸饱,小便痛而泄,经水乃至,不通不泄,经水不至。此肝木有余,火行土位,故经、泻并行也。用白芍二两,泻土中之木;甘草一两以缓肝;香附三钱,木香一钱,理痛止吐;益母草延胡索各一两以行血滞;山药糊丸以补脾。肝气有余,脾气不足,故肝气动而脾受克也。经水未行属少阴,已行属厥阴,行后属太阴。经、泻并行,肝气动也;肝之动,土受克也;克则不能运湿而泻,克则气血不调而痛。故平肝一妇六月卒死,遍身冷而无汗,六脉俱伏,三日不醒,但未气绝耳。众用四逆、理中亦纳。四日后诊之,仍无脉验。人一、二日无脉立死,今三日不死,此脉伏也,热极似寒耳。

用水湿青布放身上一时许,身热,内吃冷水五、六碗。反言渴,又一碗,大汗出,出后,用补中益气汤黄柏十帖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周慎斋遗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周慎斋遗书》书籍目录
  1. 《周慎斋遗书》
  2. 《丹溪心法》
  3. 《丹溪治法心要》
  4. 《明医指掌》
  5. 《校注医醇剩义》
  6. 《明医指掌》
  7. 《银海指南》
  8. 《明医指掌》
  9. 《医学启源》
  10. 《明医指掌》
  11. 《金匮钩玄》
  12. 《儒门事亲》
  13. 火(饣曹)《中医词典》
  14. 《本草新编》
  15. 火癍疮《中医词典》
  16. 《本草求真》
  17. 火闭《中医词典》
  18. 《古今医案按》
  19. 火病的预报《中医疾病预测》
  20. 《顾松园医镜》
  21. 火病寒热《痰火点雪》
  22. 《医碥》
  23. 火病结核《中医词典》
  24. 《张氏医通》
  25. 火病结核《痰火点雪》
  26. 《续名医类案》
  27. 火病失音《中医词典》
  28. 《推求师意》
  29. 火病失音《痰火点雪》
  30. 《杂病治例》
  31. 火病胁痛《痰火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