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

《中药学》书籍目录

【药用】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定喘,行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痰涎壅滞、咳嗽气喘等症。

葶苈子能泄肺而下行,行水而消痰,故有泻肺定喘的功效,适用于痰涎壅肺、咳嗽痰喘、喉中有痰声如拉锯,在应用时可与桑白皮旋覆花等药同用。

2.用于面目浮肿,胸腹积水而小便不利者。

本品泻肺气之闭,利膀胱之水,故又可用于面浮、小便不利、胸腹积水而属于实症者,常与防己椒目大黄等品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甜葶苈葶苈子(晒干用)、炒葶苈(炒用)、炙葶苈(蜜炙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按语】1.葶苈子苦泄下降,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功似桑白皮而力较强。

2.过去,一般认为葶苈子泻肺行水之力较为峻烈,只宜用于实症,对肺虚喘促、脾虚肿满等症则非所宜。但近来有用以配合黄耆附子等药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喘促浮肿等症的报导。

3.前人说葶苈子有苦有甜,甜者性缓,苦者性急。现上海地区药店中只有一种,习称甜葶苈,并无苦葶苈。

4.据考证,上海地区所用的葶苈子为播娘蒿的种子,习称南葶苈子;而北方地区多用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的种子,习称北葶苈子。

【方剂举例】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葶苈子、大枣。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药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药学》书籍目录
  1. 葶苈子《中药学》
  2. 葶苈子《得配本草》
  3. 葶苈子《本草崇原》
  4. 葶苈子《本草从新》
  5. 葶苈子《本草便读》
  6. 葶苈子《顾松园医镜》
  7. 葶苈子《本草经解》
  8. 葶苈子《冯氏锦囊秘录》
  9. 葶苈子《本草择要纲目》
  10. 葶苈子《中药炮制》
  11. 葶苈子《药鉴》
  12. 葶苈子《药笼小品》
  13. 葶苈子茶《茶饮保健》
  14. 葶苈子《雷公炮炙论》
  15. 葶母茶《茶饮保健》
  16. 葶苈丸(加减葶苈丸)《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7. 聤耳《中医词典》
  18. 葶苈丸《普济本事方》
  19. 挺法《中医词典》
  20. 葶苈丸《普济本事方》
  21. 挺长《中医词典》
  22. 葶苈丸《博济方》
  23. 《中医词典》
  24. 葶苈丸《是斋百一选方》
  25. 《周慎斋遗书》
  26. 葶苈丸《小儿药证直诀》
  27. 通变白虎加人参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28. 葶苈丸《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9. 通变白头翁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0. 葶苈散《外科理例》
  31. 通变大柴胡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