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精论
精藏于肾,人尽知之。至精何以生,何以藏,何以出?则人不知也。夫精,即肾中之脂膏也。有长存者,有日生者。肾中有藏精之处,充满不缺,如井中之水,日夜充盈,此长存者也。其欲动交媾所出之精,及有病而滑脱之精,乃日生者也。其精施去施生,不去亦不生,犹井中之水,日日汲之,不见其亏;终年不汲,不见其溢。《易》云∶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其理然也。曰∶然则纵欲可无害乎?曰∶是又不然。盖天下之理,总归自然。有肾气盛者,多欲无伤;肾气衰者,自当节养。《左传》云∶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若纵欲不节,如浅狭之井,汲之无度,则枯竭矣。曰∶然则强壮之人而绝欲,则何如?曰∶此亦无咎无誉,惟肾气略坚实耳。但必浮火不动,阴阳相守则可耳。若浮火日动而强制之,则反有害。盖精因火动而离其位,则必有头眩、目赤、身痒、腰疼、遗泄、偏坠等症,其者或发痈疽,此强制之害也。故精之为物,欲动则生,不动则不生。能自然不动则有益,强制则有害,过用则衰竭。任其自然,而无所勉强,则保精之法也。老子云∶无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乃长生之诀也。

- 肾藏精论《医学源流论》
- 肾藏精《中医词典》
- 肾藏虚冷气攻腹胁疼痛胀满《圣济总录》
- 肾藏精《中医名词词典》
- 肾藏志《中医名词词典》
- 肾藏风冷气《圣济总录》
- 肾藏志《中医词典》
- 肾藏风疮《景岳全书》
- 肾肠风痒痛《奇效简便良方》
- 肾部(足少阴属脏)《笔花医镜》
- 肾常虚《中医词典》
- 肾不纳气《金针秘传》
- 肾虫病《中医词典》
- 肾不纳气《中医词典》
- 肾喘《中医词典》
- 肾病综合征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肾创伤《泌尿外科学》
- 肾病综合征 三《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肾吹抱取膝头平《痰火点雪》
- 肾病综合征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肾单位《组织学与胚胎学》
- 肾病综合征《老年百病防治》
- 肾单位和集合管《生理学》
- 肾病综合征《百病自测》
- 肾疸《中医词典》
- 肾病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肾的其他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 肾病综合征《临床营养学》
- 肾的神经支配《生理学》
- 肾病综合征《临床生物化学》
- 肾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源流论》
- 徐大椿·清·乾隆二十二年
- 自叙
- 卷上·经络脏腑
- 卷上·脉
- 卷上·病
- 卷上·方药
- 方药离合论
- 古方加减论
- 方剂古今论
- 单方论
- 禁方论
- 古今方剂大小论
- 药误不即死论
- 药石性同用异论
- 劫剂论
- 制药论
- 人参论
- 用药如用兵论
- 执方治病论
- 汤药不足尽病论
- 本草古今论
- 药性变迁论
- 药性专长论
- 煎药法论
- 服药法论
- 医必备药论
- 乩方论
- 热药误人最烈论
- 薄贴论
- 貌似古方欺人论
- 卷下·治法
- 司天运气论
- 医道通治道论
- 五方异治论
- 病随国运论
- 针灸失传论
- 水病针法论
- 出奇制病论
- 治病缓急论
- 治病分合论
- 发汗不用燥药论
- 病不可轻汗论
- 伤风难治论
- 攻补寒热同用论
- 临病患问所便论
- 治病不必顾忌论
- 病深非浅药能治论
- 愈病有日期论
- 治人必考其验否论
- 防微论
- 知病必先知症论
- 补药可通融论
- 轻药愈病论
- 腹内痈论
- 围药论
- 卷下·书论(附∶科)
- 卷下·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