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胀肿的分类与治疗

《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肿胀分血、气、水。

1、妇女的水肿

女人月经正行而感冒被消炎,致月经忽然减少或停经,乃因心被消炎无力,致风寒入内与经血结合而造成肿胀,是为瘀经(血)肿,并非水肿。

经云:妇人经水先闭后病肿者,乃寒湿伤于冲任,血雍经坠也,名曰血分,治此血分肿,乃血壅不行,流于四肢,故令浮肿,此不必治肿,但调其经,经通其肿自消,宜小调经散红花丹皮、牛七治之,或通经七厘散治之即愈,此症常腹痛严重,久病者肿消必须急补心肾以固元气。

经云:妇女若先病肿而后经闭者,乃土(脾)不制水,水邪泛滥溢于皮肤也,名曰水份。——水份肿乃水饮内停,膀胱之气化不行,水溢皮肤,故令浮肿经闭也,此但宜治水,水消肿退,其经自通,用茯苓导水汤治之。

水分、血分二者须详细辨别,但今日许多妇女之被洗肾,只是为了月经被阻住了,实冤枉了妇科医疗的进步。

2、水肿、气胀

气:肿胀之病皮厚色苍者,皆属气也,气阳,阳性急,故为胀速,每从上肿而渐下,得以安卧,邪在外也。

水:肿胀之病,皮薄色泽者,皆属水也,水阴——阴性迟,故为胀渐,每从下肿而渐上,更有咳喘不得卧之征。

A、风水:上肿曰风,下肿曰水,故曰风水,其证面与胫足同肿,风水属阳邪,是为湿热所凝,起因风,急宜发汗。

B、石水:少腹肿满,水在下故不喘也,石水属阴邪,是寒结也。

C、湿水肿:下身肿,腰脐至两足皆肿,脾经湿热所成,急用利水之法,外用贴脐法。

D、风湿肿:通身肿,头面手足皆肿,因内停湿饮,外感风邪,风湿相搏,水道不利,外攻肌表,因而作肿。

(a)水停上攻于肺,喘急不得卧者以苏葶丸泻之。

(b)水停中州胀满者,以舟车神佑丸攻之。

(c)重者用疏凿饮峻攻之。

(d)轻者用茯苓导水汤和解之。

E、阳水:湿热内郁,水道阻塞,外攻肌表,以致外肿内胀,发热口渴心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法当泄水不可少缓。(参见《医宗金鉴》幼儿科)

F、阴水:因脾肾虚弱,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主水,以致外泛作肿,内停作胀,若二便不实,身不热,心不烦者,宜实脾散金匮肾气丸、若服温补之药而无效验者,则是虚中有实也,欲投攻下之剂,恐难堪,若不攻之,又岂可坐以待毙,攻补兼施,或一补一攻,或三补一攻,或九补一攻,审其进退,俟有可攻之机,以意消息,药与元气相当,始能逐邪而不伤正也。

从上肿者多外感风邪,外散风水,故宜乎汗,从下肿者,多内生湿邪,内利水湿,故宜乎利水。

全身水肿外散,内利两解,二便秘涩者属里实,二便通者属里虚。

肿胀之病属虚寒者,投诸温补之药,而用之俱无效者,虚中必有实邪,欲投诸攻下之药而又难堪,然不攻之,终无法治也,须行九补一攻之法,是用补养之药九日,俟其有可攻之机,而一日用泻下之药攻之,然攻药亦须初起少少与之,不胜病,渐加之,必审其药与元气相当,逐邪而不伤正,始为法也,其后或补七日攻一日,补五日攻一日,补三日攻一日,缓缓求之,以愈为度,若能戒盐酱淡食百日,多有生者。

今日许多病患,治疗期间,病情稍有变动,即信心动摇,而换医生,或转回西医的,乃为病不能根治痊愈的真正原因,良可叹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之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1. 胀肿的分类与治疗《中医之钥》
  2. 胀肿《医学真传》
  3.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内经博议》
  4. 胀治验《卫生宝鉴》
  5. 《中医词典》
  6. 胀症(宜参看肿症)《医学从众录》
  7. 《明医指掌》
  8. 胀满诸症《文堂集验方》
  9. 障陷《中医词典》
  10. 胀满证治《幼幼集成》
  11. 《续名医类案》
  12. 胀满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3. 《瘴疟指南》
  14. 胀满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5. 瘴病后将息法《瘴疟指南》
  16. 胀满统论《金匮翼》
  17. 瘴病中将息法《瘴疟指南》
  18. 胀满水肿死证《杂病心法要诀》
  19. 瘴毒脚气《中医词典》
  20. 胀满水肿死证《医宗金鉴》
  21. 瘴后变症《瘴疟指南》
  22. 胀满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3. 瘴疽《中医词典》
  24. 胀满门《养生导引法》
  25. 瘴疽《医宗金鉴》
  26. 胀满门《养生导引秘籍》
  27. 瘴疽《外科心法要诀》
  28. 胀满蛊胀方《医学三字经》
  29. 瘴疽《外科证治全书》
  30. 胀满蛊胀第十二(水肿参看)《医学三字经》
  31. 瘴疠治法《石室秘录》

《中医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