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西医对感冒的不同分别

《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中医的感冒分为伤风、伤寒、伤暑、湿、热,或风暑寒湿燥火之气合并而至,或兼伤食的感冒或兼忧思伤脾的体虚……等。

伤风、伤寒、伤暑、湿、热的感冒对十二经络产生寒热虚实不同的证状,中医称为经络病变,各经络因伤风、伤寒而称为少阳并阳明并太阳病……少阴病……或太阳、阳明合病……称二阳合病……伤风、伤寒………等感冒之疾病,又因饮食、情绪、治疗不当………等,证状由此一经络转移到另一经络称六经传变。

经络病变、六经传变乃将疾病的正并变并疾病的前因、后果作一系统的整理,而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

伤寒论温病条辨书中,对外感的治疗方法,皆有序可循作千古不变的治疗原则,以为恢复健康的圭臬。

西医的感冒分为A、A、B、B型又分为泰国型、四川型、西伯利亚型………感冒,说有二百多种病毒,时时都要培养病毒,等病毒培养出来,知道是什么型的,则这个感冒的流行早因天气的转变而消失了,大家都恢复健康了,却又说是预防(推销)成功而消灭病毒了。

登革热的发生,专家、学者大声呼吁预防,却越预防越扩大,台风来了,专家呼吁大家注意,登革热病毒会随着台风、水患流散而扩大疫情,但当台风、大水过后登革热却消声匿迹了,病毒、疫情没有随着台风、水患而扩大、蔓延,专家权威却又得意洋洋说是预防成功了,或说病毒被台风、大雨水冲走了。根本就不懂天气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病变的来龙去脉,只知浪费我们的税金。

台湾北部没有埃及斑蚊、白线斑蚊吗?却没有登革热的流行,乃因气候的变化,不会产生此病的流行也。

农历三、四月、八、九月天气由寒转热,由热转寒,乃为身体调整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的证状,乃为感冒流行的时节。

昔日天天都在推销A、A、B、B,是否A、A、B、B感冒病毒已消失了呢?乃今日小儿科天天都客满,不须再予推销(预防)了。

根据报导证实感冒有两百多种,还有许多新的感冒待研究,就像癌细胞已发现二百五十种以上,若了解此两百多种感冒,两百多种癌细胞,只不过是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进入人体不同经络,不同脏腑所出现的不同证状罢了。

了解中医的经络病变,脏象学说及疾病的六经传变,则两百多种的感冒,两百多种的癌细胞之医学理论、学说,实荒谬得令人气结。

不分风暑寒湿燥火气候对人体适应的变化,不理鼻子、气管只是空气(五气)进出的道路,一味以鼻子,喉咙的急慢性发炎、过敏而施医,药物伤害身体所产生的后患,严重的损害了国人的健康,孩子天天都在感冒,年轻的父母,天天都在为孩子的健康而精疲力竭,小儿科、大医院天天都在人满为患,这是什么科学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之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1. 中医、西医对感冒的不同分别《中医之钥》
  2. 中一切药毒及饮食毒《奇效简便良方》
  3. 中医、中药要如何复兴呢?《中医之钥》
  4. 中野芋毒《奇效简便良方》
  5. 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科学》
  6. 中野蕈灵芝毒《奇效简便良方》
  7. 中医病案的内容与要求《中医诊断学》
  8. 中野狼烟毒《外科证治全书》
  9. 中医病案的书写格式《中医诊断学》
  10. 中野狼毒毒《外科证治全书》
  11. 中医病案的沿革《中医诊断学》
  12. 中暍《中医词典》
  13. 中医病案书写的注意事项《中医诊断学》
  14. 中药资源普查《中国医学通史》
  15. 中医成语《趣味中医》
  16.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阳性溃疡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7. 中医的十不治之人《中医之钥》
  18. 中药制剂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19. 中医的手术、移植外科学之废除《中医之钥》
  20. 中药制剂室工作制度《医院药学》
  21. 中医的消渴症根本就不是西医的糖尿病《中医之钥》
  22. 中药在治疗免疫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免疫与健康》
  23.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医儿科学》
  24. 中药用煮汤剂是否不科学?太麻烦,太不省时间,太不合乎时代的要求呢?《中医之钥》
  25.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中医儿科学》
  26.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27. 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儿科学》
  28. 中药学的发展《中国医学通史》
  29.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中医儿科学》
  30. 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医院药学》
  31.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

《中医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