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卦(六十四卦)天干地支、任督脉之取名,归藏、连山、周易之命名

《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人体之骨骼、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生殖、分泌、筋肉及泌尿……等系统所构成后天人体的生活与活动,是由父精生成骨,母血生成筋脉、神经……等之电流产生变化,此人仍受天阳(日月星)、地阴(水火风)之电能气变感应。

象天之阴阳的大脑,是以大脑三十六条大脑之小神经腺(三十六天罡)为接收天上日、月、星电波,汇聚合而成大脑之十条中枢神经,十条中枢神经道家名曰十天干,十天干(大脑中枢神经)的会聚点名为“任脉”。它在人身前面有三八四条神经以应农历闰年三八四天,主司人体全身动、静脉的小血管,有记忆、发音、辨色、说话、生智慧等作用。

象地之阴阳的小脑,是以小脑七十二条之小神经(七十二地煞)为接收地下水、火、风等电波,经脚底涌泉穴,达到会阴穴之七十二圆觉,经脊髓至小脑聚地成七十二地煞,七十二地煞汇聚合而成小脑十二条周围神经,十二条周围神经道家名曰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小脑周围神经)的聚会点名为“督脉”。在人身体后面有三十一对神经以应一月之三十一日,更分三百六十五条小神经,以应阳历三百六十五日,它有使人举手投足,活动自如……等作用。

故天干、地支乃为日、月、星之电波,与地球自身电波水、火、风对人身体产生之作用而名。任、督脉在人身体前后交互环绕而行,如同原子之有电子环绕,地球之有月亮环绕旋转。大脑、小脑之神经互相配合循环,则全身血脉及神经都不断的活动。故练气功、禅坐的人将任、督脉练畅通,即可使天、地电波加强输入,调息养生而不易生病以现代的仪器扫描,可侦察得知,健康人的任脉(十天干的会合点)、督脉(十二地支的会合点),清明如露珠之润滑,尤以练气修身上乘者更甚,而生病的人任脉、督脉之点如水之结冰,其病危者凝结如冰更甚。

人自出生后,即受后天的呼吸、情绪、饮食与气候、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身体作生理的各种调节适应,以天干、地支之电流,对全身构成十二经络、十五别络、奇经八脉气归五脏六腑的经络循环(易经商名“归藏”因之而名),而十二经络六阴六阳随着出生后的每个时辰、日、月、节气、四季、年、十年、六十年的周期规律,作其经脉电流气或强弱、或盛衰、为一阶段性高低电位调整的变化,连绵如山的电流循环(易经夏名“连山”因之而名),是为人出生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阴阳循环运行,即是易经重卦现象,如图三。

易经重卦

人体六阴六阳十二经络电位盛衰、强弱、高低电位从出生后之每个时辰、每日、每月、廿四节气、四季及每年、每十年、每六十年随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阴阳经络循环重卦现象,此为中医生理学之主题。

例如从出生至十岁为手足少阳(三焦、胆)经气所行,十一岁至廿岁为手足阳明(大肠、胃)之经气所行,廿一岁至卅岁为手足太阳(小肠、膀胱)之经气所行,三阳经气至卅岁而尽,身体的生长发育至此而尽。及至卅一岁至四十岁为手足少阴(心、肾)经气所行,四十一岁至五十岁为手足太阴(肺、脾)经气所行,五十一岁至六十岁为手足厥阴(心包、肝)经气所行,三阴经气至六十岁而止。从出生至六十岁,三阳经气所行时是身体脏腑经络生长发育的阶段。三阴经气所行时是脏腑经络生长发育至极点而呈衰萎虚弱的经路历程。如此从出生至六十岁,从生长发育至衰老,为身体生化过程循环一甲子完毕,与天地星辰运行六十年起一变化,经络运行再从头始循环相同,经络的循环变化称为“易经”,经络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称为“周易”。常言:老人之个性,与小孩的个性相似,实因六十岁后为经络重新循环之故。

中国医学之生理学,从怀孕至出生时的先天生理变化为八卦之体——即先天八卦。与自出生之时刻起至六十岁之生理变化,随年龄的变化,受天上日、月、星辰、地球本身水、火、风之电波为天干、地支及人为环境、饮食、情绪、心理等因素,是以十二经络,阴阳相荡而为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为动变之基础理论,是为八卦之用——即后天八卦。

例如地球有约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份,人身的水份亦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地球的海水受月亮朔望的影响而有潮汐的变化,人的身体水份亦当受月亮朔望的变化影响,地球的磁场,是因地球含铁的作用而发生,人的血液含有铁质,故人身体亦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影响,是以人体时时、处处都在受天地“气”之影响而有所变化。

由上而知,人为一小天地,内经涵蕴天文、历法、气象与医学的关系。故内经所言,受病之源,养生之道,今日科学虽发达,人体构造,疾病的医疗,仍离不开五行生克,十二经络阴阳消长的“易”变。故欲解决医疗困惑之根本大道,唯有使大家对中国医学重新认识一途,要知人生非三、五天、三年、五年,而是一辈子几十年的生理变化。中医治病当知六十年,今日某经络,某器官受手术伤害,在一段时日,或十年、廿年后该经络气血旺衰,对人体所生之危害,实难以言喻。

今日西医动辄手术,而不明白中国医学,人体十二经络、五脏六腑之气血,随年龄、岁月之旺衰,而生阴阳消长五行生克之理,致手术、用药不当而造成的六经传变(即所谓疾病的合并症,药物的副作用,实为贻误病患的错误学说),针灸一支小小的毫针,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变化,手术即造成人体的终身危害,更何况器官移植呢?

例如今日妇女的剖腹生产、输卵管的结扎、子宫瘤癌、打胎、甲状腺等任何手术,病患因不明白动手术对经络循环的伤害,直到四十岁时,经络气行至手少阴心,足少阴肾时,始致成身体日后健康的危害,心脏无力腰酸背痛等各种症状,尤其手术时,麻醉药剂对腰椎命门穴的麻醉特效,造成妇女脑力的急剧退化,乃中医生理以肾为生命之源,腰为肾之腑,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伤害腰即伤害肾,伤害肾即伤害脑为对全身生命之源的伤害,实令妇女健康陷入无语问苍天的悲剧,妇女骨质疏松症,老人痴呆症即因肾脏衰弱所造成。

内经阐述阴阳之秘,受病之源,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圣人之教下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衰也。”

由上内经可知,疾病的避免,健康的获得,寿命的延长,重在养生,预防重于治疗(此预防不是预防针),更不在价值几千几百万的科学仪器与医生医术的高明与否,故中医学理的发扬实刻不容缓。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重卦源引吾师、刘公培中“三才合一”秘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之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1. 重卦(六十四卦)天干地支、任督脉之取名,归藏、连山、周易之命名《中医之钥》
  2. 重感冒 一《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3.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黄帝内经·素问》
  4. 重感冒 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5.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素问悬解》
  6. 重感冒《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7. 重寒则热《中医词典》
  8. 重感冒《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9. 重合疬《中医词典》
  10. 重复言语《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11. 重剂《中医名词词典》
  12. 重风《重楼玉钥》
  13. 重剂《中医词典》
  14. 重方《中医词典》
  15. 重见时《中医词典》
  16. 重方《中医名词词典》
  17. 重竭《中医词典》
  18. 重腭(è(口咢))《中医词典》
  19. 重解虚则补之四句《针灸问对》
  20. 重腭《中医词典》
  21. 重刊《滇南本草》序《滇南本草》
  22. 重度中毒《预防医学》
  23. 重刊《儒门事亲》序《儒门事亲》
  24. 重笃水臌证《余无言医案》
  25. 重刊《续名医类案》序《续名医类案》
  26. 重订凡例《外科全生集》
  27. 重刊宋本洪氏集验方后叙《洪氏集验方》
  28. 重迭痔《中医词典》
  29. 重刊宋本洪氏集验方序《洪氏集验方》
  30. 重雕元刻伤寒百证歌发微论叙《伤寒发微论》
  31. 重刊卫生宝鉴后序《卫生宝鉴》

《中医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