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三、为什么会感冒?什么叫做感冒?

《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日光、空气和清水三要素维系着我们的生命,此三要素的变化产生对生理不适应的变化,就是生病的主因之一。

日光、空气和清水即水、火、风产生气温的变化,为气的上升、下降、扩张、收缩与稳定,名为五行。

孔子家语五帝第二十四,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木金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

天之五行——丹、龄、苍、素、元为五气,经化十天干气,降于地而成寒、暑、燥、湿、风,经云:“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脏,上华面颐”,即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从鼻而入,风气入肝,暑(火)气入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寒气入肾,藏于常人之五脏,蕴其精华,上华于面。

素问:“五脏候在五官,眼耳口鼻舌也,五行递相负载,休(衰)王(旺)相生,生成万物,运用不休,故云行也。”即五脏(肝心脾肺肾)互相协调气的上升、下降、扩张、收缩、稳定的相生相克变化是否调和,在眼耳口鼻舌可以诊断得知也。

春秋繁灵云:天地之气,列为五行,夫五行者行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人自出生始,用鼻子呼吸,皮肤的毛孔亦在呼吸。经云:肺气通于鼻,又云:肺主皮毛,即肺由鼻孔及皮肤的呼吸作用是相同的。

鼻孔、皮肤呼吸空气的作用,乃五脏在运行五气,即人体气的上升(火)、下降(水)、收缩(金)、扩张(木)及稳定(土)的作用,由五脏风气入肝,燥气入肺,湿气入脾,寒气入肾,暑(火)气入心运行调理产生。

婴儿在母亲体内,以脐带为向母亲获取营养及空气的工具,肚脐的呼吸称为胎息(肚脐是胎儿生命的根源,故道家称之为胎元),以调理五气,是为先天呼吸,其时肺的气泡像降落伞般折合着,肺的呼吸仍为腺体(气、电流)的呼吸作用。

出了母体,剪断脐带,空气从鼻子进入,肺气泡像降落伞被空气撑开以作呼吸的作用,是为后天呼吸。

后天呼吸是为五脏操作“气”的开始,金(气)的收缩作用,肺使空气进入体内,藉心脏(心与肾同属少阴经)跳动的伸张,与收缩压力,将空气送达丹田(肚脐),使后天呼吸接续胎息的先天呼吸,作体内(内脏)外(皮肤),经络空气的交换,以加强肺后天的呼吸作用。事实:呼吸空气并非呼吸到肺,而是到丹田。

大家可以细细体会,我们的呼吸,早上十二个小时,空气是从左鼻腔进入绕肚脐而从右鼻腔呼出,下午十二个小时的呼吸,空气是从右鼻腔进入,经绕肚脐而从左鼻腔呼出。道家称此呼吸为“调青龙,伏白虎”。若静坐入静时,我们可以看见左边的气(电流)呼吸是青蓝色的——青龙肝(木)。右边的气是白色的——白虎肺(金)之作用不同。

婴儿的后天呼吸接续先天呼吸,乃在婴儿头顶跳动的囟门完全愈合后(胸腺为先后天呼吸的交换器,即胸腺完全消失后),始达成先后天呼吸接续的任务。是以婴儿必须在头顶囟门穴愈合后,肚脐才停止胎息的作用,故剪脐带对婴儿一生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

婴儿出生时的哭声,并非婴儿在哭,乃肺受空气像降落伞受空气膨胀撑开所产生的声音。

若婴儿出生时不哭,是肺泡无法撑开承受空气,而立刻发生危险,此时将孩子倒提,打击刺激脚底涌泉穴,因涌泉穴为肾经井木穴,至阴之所出,阴极生阳,真阳生则肾与心皆为少阴之气通于咽喉,喉开则气能入肺而复生。

后天呼吸为空气受日光和清水的作用,空气受寒热致上升、下降、扩张、收缩及稳定五脏的调理作用。即风、暑、寒、湿、燥火的变化作用,五脏能调理均衡,则百病不生。

婴儿出生,脏腑极弱,五脏调理五气尚未能完全适应,此不适应的证状就是感受五气调适不当所生而名为“感冒”,故感冒称为伤风、伤寒、伤暑、湿、热是为五脏未能将风、暑、湿、燥、寒调适恰当所生。

回想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小时候,有几个鼻子不是挂着两条白狗(鼻涕),因小孩从脱离母体到呼吸空气,肺由先天腺体(气—电)的呼吸(胎息)转为对空气的后天呼吸,因小孩的五脏六腑尚未发育完全,不能完全调适空气(风暑寒湿燥火)的变化,鼻孔内、喉咙中常有空气中的水份凝结成鼻涕、痰,并非鼻子、喉咙的发炎——急、慢性的发炎,中医以祛风、散寒、清暑、除湿、降火以治疗鼻涕、痰,更补气来补助肺的发育,长大后,五脏发育完全,能调适五气,自然不再流鼻涕、感冒等。

五脏调理五气的上升、下降、收缩、扩张、稳定的作用失调,因不协调所冒出来的证状称感冒,即五气风、暑、寒、湿、燥火在身体冒出来的症状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火(发炎),为气的上升,可以消炎而痊愈,其余百分之八十不可以消炎,是为今日医学治感冒,不明中医五行相生相克,而犯滔天大祸,残害病患者之原因。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之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1. 为什么会感冒?什么叫做感冒?《中医之钥》
  2. 为什么会吃药头、反药尾呢?控制病情,实际是蒙蔽病情,耽误病情,以慢性谋杀病患。《中医之钥》
  3. 为什么会生病?《中医之钥》
  4. 为什么不能做器官移植呢?《中医之钥》
  5. 为什么会有血压呢?《中医之钥》
  6. 为什么病原体一般不易进入脑部和胎儿体内?《免疫与健康》
  7. 为什么会中风?《中医之钥》
  8. 为善去疾《急救广生集》
  9. 为什么全世界都会有相同的疾病呢?《中医之钥》
  10.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友渔斋医话》
  11. 为什么血型必需相同才能输血《免疫与健康》
  12. 为鬼所持候《诸病源候论》
  13. 为什么中医说根本治疗,但许多疾病过了一段时日病又复发了,永不复发,根治之说是否在骗人呢?《中医之钥》
  14. 为顾枚先议失血证治并论病机《寓意草》
  15. 为物所伤之病《审视瑶函》
  16. 韦宙《中医词典》
  17. 为物所伤之病《原机启微》
  18. 韦文贵(1902-1980年)《中医词典》
  19. 为虚弱人及幼孩治实证遇当用克伐之药者宜早宜重说《市隐庐医学杂着》
  20. 韦驮献杵《中医词典》
  21. 为医首重读书论《友渔斋医话》
  22. 韦驮劲十二势图说《达摩洗髓易筋经》
  23. 为医先去贪嗔《活幼心书》
  24. 韦荣氏球菌属《医学微生物学》
  25. 为医须明十弊论《友渔斋医话》
  26. 韦克斯勒量表《医学心理学》
  27. 为医须明阴阳之理《友渔斋医话》
  28. 韦格纳肉芽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9. 为医要量大见高《活幼心书》
  30. 韦慈藏《中医词典》
  31. 为医总论《史载之方》

《中医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