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烧需要多喝开水吗?

《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1、如何诊断发烧?发烧要如何处理呢?

发烧并不因为温度的高低而对人体的伤害有所差别,错误的医学观念,错误的诊断,错误的用药,才是发烧造成伤害健康的真正致命伤。

不要让发烧39℃、40℃、41℃、42℃而慌了手脚,大众常被体温计误了,口温、腋温、肛温、早晨、中午、晚上的体温,大人、小孩的体温皆不相同,体温计不能辨别时辰,也不能辨别部位、经络、大人、小孩,更不能辨别发烧的原因,而徒从发烧,降低体温去治疗疾病,人为的错误,常是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更重要因素就像降血压造成全身的并发症。家中最好不要保有体温计,以免误事,没有体温计要如何诊断疾病,计量体温是否发烧呢?

了解中医的经络作用,不同的时辰,不同的经络作用皆不相同,故有些病在早上或下午某时辰才发烧即因不同经络的作用、不同的疾病所致。

相同的部位,相同的经络,相同的时辰比较,才能测出体温的正确差别,以诊断是否发烧。

任何人与人之间,经络相同,时辰相同,用自己的手掌心对小孩(患者)的手掌心,用手掌背对孩子的手掌背,不可用手掌心对孩子(患者)的手掌背,因不同经络不同气,用自己的额心(印堂穴)对孩子的额头接触,因经络相同,时辰相同,正常的时候,大人、小孩的体温虽相差半度或一度,却不会有体温差的发烧感觉,若有差别即为发烧。

处理发烧,首当了解发烧的原因,一般的发烧以感冒占大多数,汗出则愈。

发烧不口渴的病患,可服用热稀饭加姜与糖,或热牛奶后,可在肺经、膀胱经用纯正樟脑油或保心安油等擦拭后,用大被子盖住闷热,以促使皮肤毛孔张开排汗,待汗出至额后,用热湿毛巾将汗擦干,发烧即退而痊愈,并不需要送医,每一个人都可以解决感冒发烧的问题,而免除抗生素药物造成好累、好疲倦、好想睡觉的乙型肝炎、血癌、尿毒症……等伤害。

2、发烧需要多喝开水吗?

冬天呼吸时,我们可以看到鼻子喷出水气,呼吸由空气中摄取水份,水份的含量,身体够用就不口渴,感冒或平时不口渴根本就不须多喝开水。

冷气房中,水分被冷气机吸收,空气较干燥,水份不够,我们会感到口渴,想找水喝,就要多喝开水。

运动后,水份消耗过量而口渴亦会找水喝,乃身体自然的反应,取其所需也。

发烧时,口渴想喝水就喝,不口渴、不想喝,表示身体根本就没有需要,就不须多喝开水,反不如煮碗热稀饭加点姜与冰糖,或喝杯热牛奶以增加体力,促使排汗退烧有效,比打点滴或多喝开水好千百倍。

发烧病患若口渴而想喝凉(冷)水,乃有内热(即火气或发炎),即可多喝开水以助降低体温,并不可用被子盖闷,否则会加重病情。

发烧若想喝热汤,则为有内寒或内虚,即不可消炎(退火)而要温散以退烧,与口不渴同法治疗。

了解发烧的原因,治疗分寒、热、虚、实。将热性发烧——伤风、暑、湿热当成伤寒的发烧治疗,才是造成孩子抽筋、痉挛、脑烧坏的主因。

从中医的医学了解中药,中药退烧绝不比西医慢,且绝对不会有烧坏脑的遗憾,但为何在电视、报纸、国民学校到大学的教育上,却看不到中医的医学理论,看不见中医如何把病治好,不知原因何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之钥》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之钥》书籍目录
  1. 发烧需要多喝开水吗?《中医之钥》
  2. 发烧的治疗与观念的纠正《中医之钥》
  3. 发生《中医词典》
  4. 发烧的原因《中医之钥》
  5. 发水泡论《原要论》
  6. 发烧的辨证――发烧会使脑子烧坏吗?脑炎、脑膜炎是如何发生的?《中医之钥》
  7. 发秃落《新修本草》
  8. 发烧待查《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9. 发秃落《普济方·针灸》
  10. 发烧待查《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11. 发脱眉落《古今医案按》
  12. 发痧《卫生易简方》
  13. 发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14. 发痧《寿世保元》
  15. 发为血之余《中医名词词典》
  16. 发散风热药《中药学》
  17. 发痿《广瘟疫论》
  18. 发散风寒药《中药学》
  19. 发无泽《中医词典》
  20. 发散方《救伤秘旨》
  21. 发物忌食《医门补要》
  22. 发乳余核不消候《诸病源候论》
  23. 发隙《中医名词词典》
  24. 发乳下痢候《诸病源候论》
  25. 发痫瘥后更发候《诸病源候论》
  26. 发乳溃后候《诸病源候论》
  27. 发痫瘥后六七岁不能语候《诸病源候论》
  28. 发乳久不瘥候《诸病源候论》
  29. 发痫瘥后身体头面悉肿满候《诸病源候论》
  30. 发乳候《诸病源候论》
  31. 发现胃癌的方法《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中医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