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三、鼻窦

《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鼻窦(nasal sinuses)为鼻腔周围颅骨含气空腔,按其所在颅骨命名为额窦、筛窦、上颌及蝶窦,共四对。各鼻窦的发育进度不一致,初生儿只有上颌窦和筛窦,到三岁时额窦和蝶窦才开始出现,各鼻窦形状,大小随着年龄、性别和发育状况而有所不同(图1-9)。

鼻窦面部的投影

图1-9 鼻窦面部的投影

临床上按其解剖部位及窦口所在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其窦口均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者窦口在蝶筛隐窝。

(一)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在上颌骨体内,为鼻窦中最大者,容积约15~30ml,形似横置的锥体,锥体之底即上颌窦内侧壁,锥体尖部在上颌骨颧突处,15岁时窦的大小几与成人相同。

顶壁:即眶底,故眶内与窦内疾病可相互影响。顶壁有眶下神经及血管的骨管通过。

前壁:中央最薄并略凹陷称“尖牙窝”,上颌窦手术多经此进入,尖牙窝上方有眶下孔,为眶下神经及血管通过之处。

后外壁:与翼腭窝相隔,上颌窦肿瘤破坏此壁侵入及翼内肌时可致张口困难

内壁:为鼻腔外侧壁的一部分,后上方有上颌窦窦口通入中鼻道,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薄,经此行上颌窦穿刺术。

底壁:为牙槽突,常低于鼻腔底部,与上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有的磨牙的牙根直接埋藏于窦内粘膜下,故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反之,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的侵犯亦常引起牙痛、牙松动等症状。

(二)筛窦(ethmoid sinus)

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内壁之间的筛骨内,呈蜂房状小气房,每侧10个左右,气房大小、排列及伸展范围极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有筛迷路(ethmoid labyrinth)之称。筛窦以中鼻甲附着缘为界,位于其前下者为前组筛窦(anterior ethmoid sinus),开口于中鼻道。中鼻甲后上者为后组筛窦(posterior ethmoid sinus),开口于上鼻道,实际上前、后组筛窦很难截然分开(图1-10)。

各鼻窦相互关系

图1-10 各鼻窦相互关系

筛窦顶壁位于筛板之外侧,为颅前窝底部。底壁前部是上颌窦上壁的内侧缘,后部是腭骨的眶突。外壁菲薄如纸,为眶内侧壁的纸样板(lamina papyracea),故筛窦或眼眶炎症可相互感染。

(三)额窦(frontal sinus)

位于额骨内,出生时尚未形成,一般至三岁开始出现,成年后才告完成,但其大小、形状极不一致,有时可一侧或两侧未发育。额窦的前壁为额骨外板,较坚厚,内含骨髓,后壁为额骨内板,较薄,与额叶硬脑膜相邻,有导血管穿过此壁入硬脑膜下腔,故额窦感染可经此引起鼻源性颅内并发症。底壁为眶顶及前组筛窦之顶,其内侧相当于眶顶的内上角,骨质甚薄,急性额窦炎时该处有明显压痛,额窦囊肿破坏此壁可使眼球向外、向下方移位。额窦开口于窦底内侧,经鼻额管(nasofrontal duct)通入中鼻道前端。内壁为分隔两侧额窦的额窦中隔,上段常偏曲。

(四)蝶窦(sphenoid sinus)

位于蝶骨体内,一般三岁才出现,成年发育完成,形状大小不一。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侧,两侧常不对称。顶壁与颅前窝及颅中窝相隔,顶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故可通过蝶窦行垂体肿瘤摘除术。外侧壁有视神经压迹和颈内动脉及三叉神经上颌动脉及三叉神经上颌支压迹。后壁为蝶骨体。前壁与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缘相接。下壁即后鼻孔与鼻咽顶。蝶窦开口位于前壁的上方,通过蝶筛隐窝。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耳鼻咽喉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1. 鼻窦《耳鼻咽喉外科学》
  2. 鼻窦《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鼻窦创伤《耳鼻咽喉外科学》
  4. 鼻窦《医学影像学》
  5. 鼻窦疾病(附图)《耳鼻咽喉外科学》
  6. 鼻洞《中医词典》
  7. 鼻窦囊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8. 鼻疔秘方《华佗神方》
  9. 鼻窦气压伤《耳鼻咽喉外科学》
  10. 鼻疔门主论《疡医大全》
  11. 鼻窦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2. 鼻疔《外科大成》
  13. 鼻窦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4. 鼻疔《外科心法要诀》
  15. 鼻窦粘液囊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16. 鼻疔《医宗金鉴》
  17. 鼻窦粘液囊肿《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8. 鼻疔《中医词典》
  19. 鼻额位(Caldwell 氏位)《耳鼻咽喉外科学》
  20. 鼻的保健《中医养生学》
  21. 鼻耳部《外科方外奇方》
  22. 鼻得冷则黑《医学纲目》
  23. 鼻方五首《外台秘要》
  24. 鼻道《中医词典》
  25. 鼻风《中医词典》
  26. 鼻大如拳秘方《华佗神方》
  27. 鼻疳《中医名词词典》
  28. 鼻大衄候《诸病源候论》
  29. 鼻疳《中医词典》
  30. 鼻大衄、九窍四肢出血《杂病广要》
  31. 鼻疳《医宗金鉴》

《耳鼻咽喉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