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二章 耳鼻咽喉的检查

《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耳鼻咽喉器官位于头面部深处,腔窄小曲折,不易直接清晰看到,必须借助光源与专科器械方能进行检查。检查环境宜稍暗,应设窗帘,避免强烈光线直接射入。患者座椅为专科检查座椅或高背靠椅,以使患者头部直立或略前倾位。

一、光源 具有一定光亮的光源均可利用,以100W亮度为宜,常用灯泡,以附聚光透镜的检查灯最好。亦可就地取材用电筒、煤气灯等。光源应可活动,以利调节。光源应置于检查者使用眼侧,稍高于患者耳后上方10~20cm。

二、额镜及其使用 额镜(head mirror)镜面为一能聚光的凹面反光镜,焦距约25cm,中央有一小孔供窥视用,镜体借一转动灵活的双球状关节联结于额带上,关节松紧以镜面能灵活转动又不松脱为度。额镜戴于前额正中,使用时将镜面调整与额面平行,中央镜孔应正对检查者的右眼或左眼(图2-1),先让光源投射到额镜上,再调整镜面,使光线反射聚焦到检查部位,此时检查者视线向正前方通过镜孔,看到反射光束的焦点进行检查(图2-2)。一般检查鼻部时焦点集中于鼻尖部,咽喉集中于悬雍垂,耳部则集中于外耳道口。

额镜的使用方法

2-1 额镜的使用方法

对光

图2-2 对光

头灯:在额镜附有光源,对光方便,多用于手术中。

使用额镜时注意事项:①应保持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查部位成一直线,以使检查部位明亮清晰。②检查时姿势端正,不得扭颈、弯腰、迁就光源。③额镜与检查部位宜保持一定距离,不应太近或太远。④光源投射方向与额镜距离、额镜反光角度均应仔细调整准确,否则影响效果。

三、检查器械 如图2-3所示。另备有酒精灯、污物盆、消毒纱布、消毒棉花等。

四、常用药物及敷料 1%麻黄素、0.1%肾上腺素、1%的卡因、3%双氧水、3%酚甘油、50%三氯醋酸、1%龙胆紫及纱布、棉球、棉片、凡士林纱条等。

五、检查时体位 患者与检查者相对而坐,两腿各稍微向侧方。受检者正坐,腰靠检查椅背,上身稍前倾,腰直、头正。检查小儿时可让家长怀抱患儿,两腿将患难与患儿腿部夹紧,一手将头固定于胸前,另一手抱住两上肢和身体(图2-4)。

常见检查器械

1.耳镜 2.鼓气耳镜3.电鼓气耳镜镜头 4.电耳镜5.喷雾器 6.直压舌板

7.角开压舌板 8.枪状镊 9.膝状镊 10.卷棉子 11.耵聍钩 12.后鼻镜

13.间接喉镜.14.前鼻镜 15.音叉

图2-3 常见检查器械

小儿受检时的体位

图2-4 小儿受检时的体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耳鼻咽喉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1. 耳鼻咽喉的检查《耳鼻咽喉外科学》
  2. 耳鼻咽喉《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耳鼻咽喉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4. 耳鼻脱落《奇效简便良方》
  5. 耳鼻咽喉科《中国医学通史》
  6. 耳鼻流血不止《奇效简便良方》
  7. 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耳鼻咽喉外科学》
  8. 耳鼻喉科疾病的理疗《理疗学》
  9. 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耳鼻咽喉外科学》
  10. 耳鼻喉科病历《病历书写规范》
  11. 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12. 耳被挖伤《奇效简便良方》
  13. 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14. 耳背高突《中医词典》
  15. 耳鼻咽喉一般创伤《耳鼻咽喉外科学》
  16. 耳薄《中医词典》
  17. 耳闭《中医词典》
  18. 耳CT《放射诊断学》
  19. 耳病《千金翼方》
  20. 耳、目、口、鼻、唇、齿、喉$《医理真传》
  21. 耳病《备急千金要方》
  22. 耳(生疮)《针灸资生经》
  23. 耳病《寿世保元》
  24. 耳(疒呙)疣目《中医词典》
  25. 耳病《医学正传》
  26. 耳(百虫入耳)《医学心悟》
  27. 耳病《古今医鉴》
  28. 《组织学与胚胎学》
  29. 耳病《万病回春》
  30. 《本草图经》
  31. 耳病《顾松园医镜》

《耳鼻咽喉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