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耳气压伤

《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飞行中由于高度的变化或潜水时深度的变化,大气压力也随之产生变化,咽鼓管功能不良,不能及时调节鼓室内压力,致使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中耳创伤称为中耳气压伤

【发病机理】

飞机上升时外界气压降低,鼓室内气压相对较高形成正压。上升约60m时(相当减压0.7KPa),可感到轻度耳胀,鼓膜向外膨隆。随高度的增加,耳胀感及鼓膜膨隆更加明显,并出现听力减退。当上升至150m(气压减低2.0KPa ),耳内可听到“嘀答”声响,为鼓室内气体冲开咽鼓管逸出之声。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达到平衡,耳症状消失,继续上升时上述现象可周期性重复发生(图15-1)。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发病机理

图15-1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发病机理

飞机下降时外界气压不断增高,鼓室内气压相对降低形成负压,鼓膜内陷。随高度的不断降低,鼓室内负压增大。鼓膜内陷明显,有耳受压感及听力障碍。由于咽鼓管的单向活门作用,外界气体不能自动进入鼓室,只有在做吞咽动作时才能使咽鼓管开放,鼓室内外气压获得平衡,鼓膜复位,症状消失。若咽鼓管不能及时开放,外界气体不能进入鼓室,鼓室内负压不断增加,就会引起中耳气压性损伤,当鼓室内负压达6.7~8.0KPa时,耳有疼痛感觉。负压达10.7~12.0KPa时,鼓室内负压超过13.3KPa时,可发生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破裂。

正常人咽鼓管每分钟开放多次,睡眠时每5秒亦可开放一次。飞行下降中若每秒下降15m,多不发生损伤。特别是密闭座舱气压变异缓慢,不致发生中耳气压性损伤。但当离地面愈低,下降速度过快,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气压差,若无主动通气动作时,易发生中耳气压性损伤。潜水时,可因下降时未能自行吹张咽鼓管以恢复中耳压力与外界压力之平衡而导致鼓膜破裂。

鼻及鼻咽如急慢性鼻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部变应性疾病、鼻咽部肿瘤、咽肌瘫痪、下颌关节病及牙齿

合不良等,皆可影响咽鼓管通气机能,为发生气压性中耳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初学飞行的人员,常因注意力高度集中,对耳内受压感不灵敏,忘记作吞咽动作,如下降过速,常造成中耳气压性损伤。空运伤员入睡或昏迷者,亦易患此类损伤。

【临床表现】

鼓室内负压可引起粘膜下组织的血管扩张而致血清漏出,甚至出血,形成中耳积液或积血,鼓膜本身随着中耳负压的加重,可出现内陷、充血、粘膜层与纤维层剥离,甚至穿孔。因此,表现突感耳闷耳鸣头痛头晕等症状。轻者仅感耳闷,数小时后即愈。重者可耳痛、耳鸣及吸力减退明显,日后亦可恢复。如因鼓室积液、积血不易吸收,可持续数日不愈,个别严重者全鼓膜皆可充血,偶可见鼓膜穿孔。反复多次损伤后,鼓膜常内陷,混浊增厚,活动度差,呈传音性聋。

【治疗】

症状轻微,鼓膜轻度充血者,休息数小时或1~2日多可自愈。鼓膜充血明显,鼓室内有积液者,可行咽鼓管吹张,使积液逸出,同时行超短波治疗,促进积液吸收。若经治疗症状不减,积液或积血不吸收,可行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术,术后进行咽鼓管导管吹张,使积液或积血排出,避免积液化气机化形成粘连经久不愈。

对反复发作气压性损伤的伤员进行仔细检查,去除病因,以免转成慢性不易治疗。凡鼻腔及鼻咽部疾病皆应先行诊治。鼻甲肥大者可行下甲部分截除术。扁桃体肥大者可摘除扁桃体。下颌关节疾病或

合不良应予矫正。

在治疗鼻腔及鼻咽等疾病后,咽鼓管仍不通畅时,可能为咽鼓管周围淋巴组织增生,可行放射治疗。

【预防】

中耳气压伤应重预防。教会每一乘员怎样做吞咽及捏鼻鼓气方法,对飞行人员主要做咽鼓管肌开放训练,包括吞咽、提喉、软腭运动和下颌运动等方法。感冒时在乘机前宜于鼻内滴用1%麻黄素液,使鼻腔通畅,咽鼓管不致闭塞,必要时暂时停飞。驾驶人员下降中有耳痛者可飞回原高度,再低速下降并连续作咽鼓管开放动作,以免引起中耳损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耳鼻咽喉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1. 中耳气压伤《耳鼻咽喉外科学》
  2. 中耳疾病(附图)《耳鼻咽喉外科学》
  3. 中耳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4. 中耳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5. 中发背《中医词典》
  6. 中耳及内耳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中飞丝毒《奇效简便良方》
  8. 中耳癌《耳鼻咽喉外科学》
  9. 中肥足溃《急救广生集》
  10. 中耳癌《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1. 中肥足溃《奇效简便良方》
  12. 中耳《耳鼻咽喉外科学》
  13. 中分浅深《医学纲目》
  14. 中耳《人体解剖学》
  15. 中风《医学集成》
  16. 中恶卒魇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17. 中风《时病论歌括新编》
  18. 中恶诸方《婴童类萃》
  19. 中风《中医名词词典》
  20.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妇科秘书》
  21. 中风《医法圆通》
  22. 中恶中暑中湿中风论《胎产心法》
  23. 中风《百病自测》
  24. 中恶心痛方五首《外台秘要》
  25. 中风《千金翼方》
  26. 中恶心痛《中医词典》
  27. 中风《千金翼方》
  28. 中恶心痛《圣济总录》
  29. 中风《圣济总录》
  30. 中恶天吊《卫生易简方》
  31. 中风《时病论歌括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