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是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称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称扁桃体周围脓肿。
扁桃体周围脓肿
【病因】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咽腭弓隆起,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患侧颈及下颌淋巴结肿大。(咽部彩图)
【诊断】
根据症状及体征诊断不难。通常根据发病已4-5天,咽痛剧烈和局部隆起明显,在最隆起处试验性穿刺抽脓可明确诊断。
本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咽旁脓肿:为咽旁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肿胀部位在一侧颈外下颌部,伴有压痛,病侧扁桃体和咽侧壁被推向中线,但扁桃体本身无病变可见。
(二)智齿冠周炎:多发生在下牙槽内侧,牙冠上复盖肿胀组织,红肿可波及舌腭弓,但扁桃体和悬壅垂一般不受波及。
(三)急性白血病:有时咽峡部呈急性炎症现象,但疼痛轻,局部有出血坏死,牙龈部亦有出血灶,根据血象和骨髓像可得确诊。
(四)扁桃体恶性肿瘤:多见于成人。单侧扁桃体肿大,局部炎症不明显,质硬,表面光滑或有溃疡,或呈菜花状,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早期颈淋巴结转移,局部活检即可确诊。
【治疗】
在脓肿尚未形成时,其治疗与急性扁桃体炎相同。全身应用抗生素,颈部理疗,漱口等。脓肿已形成则应行切开引流术,在1%的卡因表面麻醉下,在隆起处穿刺有脓处切开粘膜及粘膜下组织,长约1厘米,再插入扁桃体血管钳进入脓腔,扩张切口,排出脓液,不放置引流物,以后每日可再行扩张一次,直至脓液排尽(图6-1)。
图6-1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排脓
脓肿位于前上方者,如果不易确定切口部位,可沿悬壅垂根部一假想水平线,再于舌腭弓游离缘的下端作一假想垂直线,于此两线交点处切开。
脓肿位于后上方者,则在咽腭弓处切开,用血管钳扩大切口排脓。
本病好复发,为防止复发,应行扁桃体切除术。可在急性炎症消退后二周行扁桃体切除术。也可在抗生素控制下,在穿刺抽脓后即时行扁桃体切除术,其优点为排脓通畅,恢复快。
图6-2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口位置图
- 扁桃体周围脓肿《耳鼻咽喉外科学》
- 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扁桃体周围炎及脓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 扁杏仁《药性切用》
- 扁桃体支《人体解剖学》
- 扁蓄《中药炮制》
- 扁桃体炎(乳蛾)《小儿常见病单验方》
- 扁蓄《本草求真》
- 扁桃体炎《病理学》
- 扁银丸《普济本事方》
- 扁桃体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扁竹《本草易读》
- 扁桃体切除术《耳鼻咽喉外科学》
- 匾豆《饮膳正要》
- 扁桃体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匾蓄《本草纲目》
- 扁桃体点(鱼际点)《手穴手纹诊治》
- 褊银丸《小儿药证直诀》
- 扁桃体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卞大亨《中医词典》
- 扁桃体《组织学与胚胎学》
- 弁首《古今医鉴》
- 扁鹊仲景例《阴证略例》
- 弁言《市隐庐医学杂着》
-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备急千金要方》
- 弁言《冷庐医话》
-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脉经》
- 弁言《重庆堂随笔》
- 扁鹊玉壶丹《中藏经》
- 弁言《归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