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鼻腔
鼻腔(nasal cavity)为一顶窄底宽的狭长腔隙,前起前鼻孔,后止于后鼻孔,与鼻咽部相通。同鼻中隔分隔为左右两腔,每侧鼻腔包括鼻前庭及固有鼻腔两部分。
(一)鼻前庭(nasal vestibule)
位于鼻腔最前部,由皮肤复盖,富有皮脂腺和汗腺,并长有鼻毛,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粘膜交界处称为鼻阈。
(二)固有鼻腔
通称鼻腔,有内、外、顶、底四壁。
1.内壁:即鼻中隔(nasal septum),由鼻中隔软骨(septal cartilage)、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perpendicular plate of ethmoid bone)及犁骨(vomer)组成(图1-4)。
图1-4 鼻中隔支架
软骨膜及骨膜外复有粘膜,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内血管丰富,由鼻腭、筛前、上唇及腭大动脉支密切吻合形成毛细血管网称为利特尔区(Littlr’s area)。此处粘膜较薄,血管表浅,粘膜与软骨膜相接紧密,血管破裂后不易收缩,且位置又靠前,易受外界刺激,是鼻出血最易发生的部位。
2.外壁:鼻腔外壁表现极不规则,有突出于鼻腔的三个骨质鼻甲(conchae turbinate),分别称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各鼻甲内侧面和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为总鼻道(common meatus)。上、中两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腔隙称嗅裂或嗅沟(olfactory sulcus)(图1-5、1-6)。
图1-5 鼻腔外侧壁
(1)上鼻甲(superior turbinate):位于鼻腔外壁的后上部,位置最高、最小,因前下方有中鼻甲遮挡,前鼻镜检查不易窥见。上鼻甲后上方为蝶筛隐窝(sphenoethmoid recess),蝶窦开口于此。
图1-6 鼻腔外侧壁(上、中、下鼻甲部分去除)
(2)上鼻道(superior meatus):内有后组筛窦开口。
(3)中鼻甲(middle turbinate):系筛骨的突出部,中鼻甲中常有筛窦气房生长,使鼻腔上部显著缩窄。中鼻甲前端外上方的鼻腔侧壁有小丘状隆起称为鼻丘,是三叉神经、嗅神经所形成的丰富的反射区。
(4)中鼻道(middle meatus):外壁上有两个隆起,后上方为筛窦的大气房名筛泡(ethmoid bulla ),筛泡前下方有一弧形嵴状隆起名钩突(uncinate process),筛泡钩突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称为半月裂孔(semilunar hiatus),其外方有一弧形沟称筛漏斗(ethmoid infundibulum),额窦多开口于半月裂孔的前上部,其后为前组筛窦开口,最后为上颌窦开口。
(5)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为一独立骨片,附着于上颌骨内壁,前端距前鼻孔约2cm后端距咽鼓管口约1cm,为鼻甲中最大者,约与鼻底同长,故下鼻甲肿大时易致鼻塞或影响鼓管的通气引流。
(6)下鼻道(imferior meatus):前上方有鼻泪管开口,其外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壁较薄,是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图1-7)。
图1-7 右鼻腔
3.顶壁:呈狭小的拱形,前部为额骨鼻突及鼻骨构成。中部是分隔颅前窝与鼻腔的筛骨水平板(cribriform plate),此板薄而脆,并有多数细孔,呈筛状,嗅神经经此穿过进入颅前窝。外伤或手术时易骨折致脑脊液鼻漏,成为感染入颅的途径。
4.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后1/4由腭骨水平部构成,两侧部于中线相接,形成上颌骨鼻嵴,与犁骨下缘相接,底壁前方近鼻中隔处,两机时各有一切牙管开口,腭大动、静脉及腭前神经由此通过。
(三)鼻腔粘膜
按其组织学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分为嗅区粘膜和呼吸区粘膜两部分。
1.嗅区粘膜:分布于上鼻甲及部分中鼻甲内侧面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组成。其固有层内含分泌浆液的嗅腺,以溶解有气味物质微粒,产生嗅觉。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其中央轴突汇集多数嗅细胞嗅丝,穿过筛板达嗅球,周围轴突突出上皮表面,成为细长的嗅毛(图1-8)。
图1-8 嗅神经
2.呼吸区粘膜:除嗅区外,鼻腔各处均由呼吸区粘膜覆盖,该区粘膜属复层或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其纤毛的运动主要由前向后朝鼻咽部。粘膜内含有丰富的浆液腺、粘液腺和杯状细胞,能产生大量分泌物,使粘膜表面复有一层随纤毛运动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毯(mucous blanket)。粘膜内有丰富的静脉丛,构成海绵状组织,具有灵活的舒缩性,能迅速改变其充血状态,为调节空气温度与湿度的主要部分。下鼻甲上的粘膜最厚,对鼻腔的生理功能甚为重要,故手术时不宜过多去除。

- 鼻腔《耳鼻咽喉外科学》
- 鼻腔《组织学与胚胎学》
- 鼻腔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鼻腔《人体解剖学》
- 鼻腔恶性肿瘤及鼻窦恶性肿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鼻前庭炎《耳鼻咽喉外科学》
- 鼻腔及鼻涕《百病自测》
- 鼻前庭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鼻腔外侧壁开口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鼻前庭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鼻腔异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鼻前庭炎《临床激光治疗学》
- 鼻腔异物《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鼻前庭囊肿《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鼻腔异物《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鼻前庭囊肿《临床激光治疗学》
- 鼻腔异物《耳鼻咽喉外科学》
- 鼻前孔闭锁及狭窄《临床激光治疗学》
- 鼻腔异物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鼻旁窦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鼻腔异物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鼻旁窦《人体解剖学》
- 鼻鼽《中医名词词典》
- 鼻衄涌泉《疫疹一得》
- 鼻鼽《中医词典》
- 鼻衄血《普济方·针灸》
- 鼻鼽《医学纲目》
- 鼻衄血《新修本草》
- 鼻鼽《医述》
- 鼻衄续法《医学纲目》
- 鼻鼽《证治准绳·类方》
《耳鼻咽喉外科学》
- 耳鼻咽喉基础
- 第一章 耳鼻咽喉的解剖及生理
- 第一节 鼻及鼻窦的解剖及生理
- 第二节 咽的解剖及生理
- 第三节 喉的解剖及生理
-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及食管解剖
- 第五节 耳的解剖及生理
- 第二章 耳鼻咽喉的检查
- 第一节 鼻及鼻窦检查法
- 第二节 咽、喉、气管、食管检查法
- 第三节 耳部检查法
- 鼻及鼻窦疾病
- 第三章 外鼻疾病
- 第四章 鼻腔疾病
- 第一节 急性鼻炎(acute rhinitis)
- 第二节 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 )
- 第三节 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
- 第四节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
- 第五节 鼻息肉(nasal polypus)
- 第六节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
- 第七节 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
- 第八节 鼻中隔血肿及脓肿(hematoma of nasal septum)
- 第九节 鼻中隔穿孔(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
- 第十节 鼻出血(epistaxis)
- 第五章 鼻窦疾病
- 咽喉疾病
- 第六章 咽疾病
- 第一节 急性咽炎(acute pharyngitis)
- 第二节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
- 第三节 咽异感症(paraesthesia pharyngis)
- 第四节 急性扁桃体炎(acute tonsillitis)
- 第五节 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
- 第六节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
- 第七节 咽角化症(keratosis of pharynx)
- 第八节 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
- 第九节 咽旁脓肿(parapharyngeal abscess)
- 第十节 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
- 附图(咽喉疾病)
- 第七章 喉疾病
- 第一节 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
- 第二节 急性会厌炎(acute epiglottitis)
- 第三节 慢性喉炎(chronic laryngitis)
- 第四节 声带麻痹(paralysis of vocal cord)
- 第五节 喉阻塞(laryngeal obstruction)
- 第六节 气管切开术(traceotomy)
- 附图(喉疾病)
- 耳疾病
- 第八章 外耳疾病
- 第一节 先生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aural fistula)
- 第二节 耳廓软骨膜炎(auricular perichondritis)
- 第三节 耵聍栓塞(impacted cerumen)
- 第四节 外耳道炎及疖
- 第五节 外耳道真菌病(otomycosis externa)
- 第九章 中耳疾病
- 第一节 大疱性鼓膜炎(myringitis bullosa)
- 第二节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 )
- 第三节 粘连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
- 第四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 第五节 急性乳突炎(acute mastoiditis)
- 第六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 第七节 耳源性并发症(otogenic complication)
- 颅外并发症
- 一、耳后骨膜下脓肿(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 二、颈部贝佐尔德脓肿(Bezole’s abscess)
- 三、迷路炎(labyrinthitis)
- 四、耳源性面瘫(otogenic facial parlysis)
- 颅内并发症
- 附图(中耳疾病)
- 第十章 内耳疾病
- 耳鼻咽喉异物及肿瘤
- 第十一章 耳鼻咽喉异物(foreign body in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
- 第一节 外耳道异物(foreign body in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
- 第二节 鼻腔异物(foreing body in nasal cavity)
- 第三节 呼吸道异物(foreign body in respiratory tract)
- 第四节 咽部异物(foreign body in pharynx)
- 第五节 食管异物(foreign body in esophagus)
- 第十二章 耳鼻咽喉肿瘤
- 第一节 上颌窦癌(carcin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
- 第二节 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opharynx)
- 第三节 鼻咽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 of naspharynx)
- 第三节 喉癌(carcinoma of larynx)
- 第五节 中耳癌(carcinoma of middle ear)
- 耳鼻咽喉创伤
- 第十三章 耳鼻咽喉一般创伤(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ear,nose and throat)
- 第一节 鼻骨骨折(fracture of nasal bone )
- 第二节 鼻窦创伤(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nasal sinus )
- 第三节 咽喉创伤(traumatic injuries of the pharynx and larynx)
- 第四节 咽喉部烧伤及化学伤(burn and chemical injuries of pharynx andlarynx)
- 第五节 耳创伤
- 第十四章 耳挫伤
- 第十五章 气压性创伤
- 附录一 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
- 附录二 耳鼻咽喉科常用X线检查
- 一、鼻窦的X线检查
- 二、咽喉的X线检查
- 三、乳突的X线检查
- 附录三 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TNM分类、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