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二节 鼻腔异物

《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病因】

鼻腔异物(foreing body in nasal cavity)亦以儿童多见,当其嬉戏时,将小物塞入鼻腔,或可因呕吐或进食时,喷嚏将食物从鼻咽部呛入鼻腔。鼻衄时,常将草纸,棉花等止血物遗忘取出而存留鼻腔,鼻部手术中遗留敷料,鼻部外伤,弹片等异物嵌入鼻腔,此外还可见小水蛭吸入鼻腔成为异物等。

【临床表现】

视异物种类不同。由于异物在鼻腔长期存留引起鼻粘膜炎症性肿胀、局部溃烂,表现一侧鼻阻,流血性或粘脓性鼻涕且有恶臭。检查:患侧鼻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或脓血性分泌物,鼻腔粘膜红肿、糜烂,有渗血或有肉芽生长,用吸吮器将分泌物吸净后,可见异物,其表面常附着污秽色脓液,恶臭味。如异物存留鼻腔时日已久,异物表现将有钙盐沉着,触之有粗糙感,有时形成鼻石

【诊断】

由于儿童病史叙述不清,不能单凭有无异物置入史来决定诊断。凡儿童单侧鼻阻塞,流血或臭涕者都应考虑有异物可能。一般异物多存于下鼻甲前端,或与鼻中隔间,鼻镜检查较易发现。若时间较长,鼻腔充满粘脓性分泌物,粘膜肿胀较重或出现肉芽、溃疡时看不清异物,则难以检查,而易于误诊。必须清洁后仔细检查。

鼻腔水蛭异物,常附着鼻腔顶粘膜上不易发现。但若有反复鼻衄、鼻痒及异物在鼻内爬动感等症状时,必须充分收敛粘膜后,才较易见到棕色水蛭。

鼻腔异物应注意与鼻白喉及肿瘤鉴别。

【治疗】

确定诊断后应看清异物位置、大小后方可取出。一般除不规则扁平片状异物,如纸片、棉片可用镊出外,对圆形光滑异物切忌用镊随意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或掉入鼻咽部,误吸入气管内。

取出时间可用小圆形刮匙、钝异物钩、鼻钳或以回旋针自制异物钩自上方超过异物,钩住异物后部,由后向前掏出。若异物太大不易取出,可取平卧头低位,将异物推至鼻咽部,另一手指从口腔置入鼻咽部取出,但对此必须谨慎进行。

水蛭异物可先用乙醚棉球塞于前鼻孔内,或用2%的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接触水蛭后取出。

异物取出后,若鼻腔有炎症应予以适当处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耳鼻咽喉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1. 鼻腔异物《耳鼻咽喉外科学》
  2. 鼻腔异物《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3. 鼻腔异物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4. 鼻腔异物《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5. 鼻腔异物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6. 鼻腔异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鼻鼽《中医名词词典》
  8. 鼻腔外侧壁开口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9. 鼻鼽《中医词典》
  10. 鼻腔及鼻涕《百病自测》
  11. 鼻鼽《医学纲目》
  12. 鼻腔恶性肿瘤及鼻窦恶性肿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13. 鼻鼽《医述》
  14. 鼻腔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5. 鼻鼽《证治准绳·类方》
  16. 鼻腔《耳鼻咽喉外科学》
  17. 鼻鼽《医旨绪余》
  18. 鼻腔《组织学与胚胎学》
  19. 鼻鼽衄《明医指掌》
  20. 鼻腔《人体解剖学》
  21. 鼻茸《中医词典》
  22. 鼻前庭炎《耳鼻咽喉外科学》
  23. 鼻肉《医学纲目》
  24. 鼻前庭炎《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5. 鼻肉《普济方·针灸》
  26. 鼻前庭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鼻肉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28. 鼻前庭炎《临床激光治疗学》
  29. 鼻肉候《诸病源候论》
  30. 鼻前庭囊肿《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31. 鼻如煤烟《医法圆通》

《耳鼻咽喉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