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鼻硬结病

《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多从鼻部起病,逐渐向咽、喉和气管蔓延,故称呼吸道硬结病。少数可原发于下呼吸道。

【病因】

鼻硬结杆菌(Frisch杆菌)传染所致。这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的带荚膜的短小杆菌。传染方式及途径尚未确定,但多有与患者长期接触史。也可能与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常有地区性,我国胶东地区多见。

【临床表现】

鼻硬结病起病缓慢,发展过程和侵犯部位变化不一。可将病程分为三期,各期有不同的病理特片和临床表现,但有时可同时存在,或以过渡形式出现。

第一期(卡他期):亦称硬结病鼻炎期。鼻粘膜萎缩,下鼻甲变小,鼻腔宽敞,脓性分泌物可形成灰绿色结痂,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但无奇臭。病变一般在鼻腔前部,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活检、细菌培养可明确诊断。

第二期(肉芽肿期):或称硬期。临床所见者多为该期。其特征为肉芽肿块呈结节增生,呈突起状或斑块状,质硬,表面有血管扩张。病变常致鼻腔阻塞和外鼻畸形。结节常见于鼻前庭、鼻中隔小柱、上唇、鼻翼以至鼻尖,多为对称性。

第三期(瘢痕期):由于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和组织挛缩,产生多种畸形,如前鼻孔狭窄、闭锁、鼻翼内移、悬壅垂消失、鼻咽狭窄或闭锁、喉狭窄等。

【诊断】

鼻硬结病的早期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鼻结核、鼻梅毒瘤、咽梅毒病变和恶性肿瘤等。诊断主要结合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以及临床所见的三期病变常同时存在和地区性等特点。可疑例需反复取材病检。

【治疗】

链霉素对鼻硬结杆菌有显著的制菌效果,每日1g,肌肉注射,总量需60~120g。此外卡那霉素、四环素等也有一定疗效。

其他治疗如放射疗法对早期病变有一定效果。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耳鼻咽喉外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耳鼻咽喉外科学》书籍目录
  1. 鼻硬结病《耳鼻咽喉外科学》
  2. 鼻硬结病《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3. 鼻痈《奇效简便良方》
  4. 鼻翼运动《常见病自测》
  5. 鼻壅《普济方·针灸》
  6. 鼻痒《中医词典》
  7. 鼻有肉《幼幼新书》
  8. 鼻炎《病理学》
  9. 鼻有肉(生疮)《针灸资生经》
  10. 鼻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11. 鼻有息肉《证治准绳·幼科》
  12. 鼻咽粘连《临床激光治疗学》
  13. 鼻有息肉《普济方·针灸》
  14. 鼻咽血管纤维瘤《耳鼻咽喉外科学》
  15. 鼻与鼻窦CT《放射诊断学》
  16. 鼻咽纤维血管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17. 鼻渊《中医名词词典》
  18. 鼻咽纤维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19. 鼻渊《圣济总录》
  20. 鼻咽利什曼病《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1. 鼻渊《气功外气疗法》
  22. 鼻咽检查法《耳鼻咽喉外科学》
  23. 鼻渊《中医词典》
  24. 鼻咽感染性囊肿《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25. 鼻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26. 鼻咽部《人体解剖学》
  27. 鼻渊《医学纲目》
  28. 鼻咽癌与淋巴腺癌的病因《中医之钥》
  29. 鼻渊《医宗金鉴》
  30. 鼻咽癌与淋巴腺癌《中医之钥》
  31. 鼻渊《医述》

《耳鼻咽喉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