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产后喘促

《妇人规》书籍目录

产后喘急有二∶乃一以阴虚之极,一以寒邪在肺。盖产后既以大虚,焉得气实而喘?若肺无寒邪而见喘促者,此以血去阴虚,孤阳无主,故气穷短促而浮脱于上,此实肝肾不接,无根将脱之兆,最为危候。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正此类也。惟贞元饮为治此之神剂。若气虚兼寒者,宜大补元煎理阴煎。若风寒外感,邪气入肺而喘急者,此必气粗胸胀或多咳嗽,自与气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当以疏散兼补为主,宜金水六君煎六君子汤。若单以寒邪入肺,气实气壅而本无虚者,宜六安煎二陈汤苏叶之类主之。

贞元饮(见《新方八阵·补阵》)治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剧垂危者。世人但知为气急,其病在上,而不知元海无根,亏损肝肾,此子午不交,气脱证也。尤为妇人血海常亏者,最多此证。宜急用此饮以济之、缓之,敢云神剂。凡诊此证,脉必微细无神,若微而兼紧,尤为可畏。倘庸众不知,妄云痰逆气滞,用牛黄苏合及青(皮)、陈(皮)、枳壳破气等剂,则速其危矣。

熟地(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炙甘草(一至三钱) 当归(二、三钱)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如兼呕恶或恶寒者,加煨姜三、五片。如气虚脉微至极者,急加人参随宜。如肝肾阴虚,手足厥冷,加肉桂一钱。

补元煎(见血热经早)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金水六君煎(见《新方八阵·和阵》)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

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不实而多湿者,去当归山药。如痰盛气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阴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细辛五、七分。如兼表邪寒热者,加柴胡一、二钱。

六君子汤(见经期腹痛

六安煎(见《新方八阵·和阵》)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三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去皮尖切) 白芥子(五七分,老年气弱者不用)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服。凡外感风邪咳嗽而寒气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细辛七八分或一钱。若冬月严寒邪甚者,加麻黄桂枝亦可。若风胜而邪不甚者,加防风一钱,或苏叶亦可。若头痛鼻塞者,加川芎白芷蔓荆子皆可。若兼寒热者,加柴胡、苏叶。若风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黄芩一、二钱,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姜只宜一片。凡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当归二、三钱,老年者尤宜。若气血不足者,当以金水六君煎与此参用。凡非风初感,痰胜而气不顺者,加藿香一钱五分,兼胀满者,加浓朴一钱,暂开痰气,然后察其寒热虚实而调补之。若气虚猝倒及气平无痰者,皆不可用此方。

二陈汤(见安胎)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人规》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人规》书籍目录
  1. 产后喘促《妇人规》
  2. 产后喘促《景岳全书》
  3. 产后疮疡治法《中医词典》
  4. 产后喘促《中医名词词典》
  5. 产后吹奶《奇效简便良方》
  6. 产后喘《医学纲目》
  7. 产后吹奶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8. 产后出血《妇产科学》
  9. 产后大便不通《圣济总录》
  10. 产后出血《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11. 产后大便不通《傅青主女科》
  12. 产后出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3. 产后大便不通《医学纲目》
  14. 产后出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5. 产后大便不通《奇效简便良方》
  16. 产后出血《急诊医学》
  17. 产后大便不通《女科撮要》
  18. 产后出麻出麻胎坠《麻科活人全书》
  19. 产后大便不通《女科秘要》
  20. 产后出痘《痘疹心法要诀》
  21. 产后大便不通候《诸病源候论》
  22. 产后出痘《医宗金鉴》
  23. 产后大便出血分诸证用药《女科经纶》
  24. 产后抽搦秘方《华佗神方》
  25. 产后大便秘涩《景岳全书》
  26. 产后赤痢候《诸病源候论》
  27. 产后大便秘涩《中医词典》
  28. 产后赤白痢疾及虚羸气痢方论《妇人大全良方》
  29. 产后大便秘涩《妇人规》
  30. 产后赤白痢方五首《外台秘要》
  31. 产后大便秘涩《女科百问》

《妇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