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血热经早

《妇人规》书籍目录

凡血热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阴气之虚实。若形色多赤,或紫而浓,或去多,其脉洪滑,其脏气饮食喜冷畏热,皆火之类也。治血热有火者,宜清化饮主之。若火之甚者,如抽薪饮之类,亦可暂用。但不可以假火作真火;以虚火实火也。

清化饮(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产后因火发热,及血热妄行,阴亏,诸火不清等证。

芍药 麦冬(各二钱) 丹皮 茯苓 黄芩 生地(各二三钱) 石斛(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觉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钱半;热甚而渴或头痛者,加石膏一二三钱;下热便涩者,加木通一二钱,或黄柏栀子,皆可随证用之。如兼外邪发热,加柴胡一二钱。

抽薪饮(见《新方八阵·寒阵》)治诸凡火炽盛而不宜补者。

黄芩 石斛 木通 栀子(炒) 黄柏(各一二钱) 枳壳(钱半) 泽泻(钱半) 细甘草(三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如热在经络肌肤者,加连翘、天花粉以解之;热在血分大小肠者,加槐蕊黄连以清之;热在阳明头面或躁烦便实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热在下焦,小水痛涩者,加龙胆草车前以利之;热在阴分,津液不足者,加门冬、生地、芍药之类以滋之;热在肠胃实结者,加大黄芒硝以通之。

按上为原方份量,临床时可随证适当增加,以免病重药轻,收不到预期的疗效。其余各方,均按此例,不分别注释。

大都热则善流而懋期不止者,如续断地榆丹参茜根、栀子之属皆可用。

若微火阴虚而经多早者,治宜滋阴清火,用保阴煎之类主之。

保阴煎(见《新方八阵·寒阵》)治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

生地 熟地 芍药(各二钱)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一钱半) 生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一二钱;如夜热身热,加地骨皮一钱五分;如肺热多汗者,加麦冬枣仁;如血热甚者,加黄连一钱五分;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二三钱;如气滞而痛,去熟地加陈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属;如血脱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钱或乌梅一二个,或百药煎一二钱,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气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药;如肢节筋骨疼痛或肿者,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钱。

所谓经早者,当以每月大概论;所谓血热者,当以通身藏象论。勿以素多不调而偶见先期者为早;勿以脉证无火而单以经早者为热。若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宜大营煎大补元煎五福饮杜仲五味子之类主之。此辈极多,若作火治,必误之矣。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气败乱之证。当因其寒热而调治之,不得以经早者并论。

大营煎(见《新方八阵·补阵》)治真阴精血亏损及妇人经迟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气血虚寒,心腹疼痛等证。

当归(二三钱或五钱) 熟地(三五七钱) 枸杞(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杜仲(二钱)牛膝(一钱半) 肉桂(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二钱方效;如带浊腹痛者,加故纸一钱炒用;如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中气虚寒呕恶者,加炒焦干姜一二钱。

补元煎(见《新方八阵·补阵》)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证。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山药(炒二钱) 熟地(补精补阴,以此为主,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 杜仲(二钱) 当归(二、三钱,若泄泻者去之)山茱萸(一钱,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随宜用之;如气分偏虚者,加黄 、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五福饮(见《新方八阵·补阵》)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随宜心) 熟地(随宜肾) 当归(二、三钱,肝) 白术(炒一钱半,肺) 炙甘草(一钱,脾)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温者,加姜、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人规》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人规》书籍目录
  1. 血热经早《妇人规》
  2. 血热经早《中医词典》
  3. 血热论外方《妇人规》
  4. 血热经早《景岳全书》
  5. 血热血干《读医随笔》
  6. 血热经行先期《中医词典》
  7. 血热月经过多《中医词典》
  8. 血热经迟《妇人规》
  9. 血热证《临证实验录》
  10. 血热经迟《中医词典》
  11. 血容量扩充剂《药理学》
  12. 血热经迟《景岳全书》
  13. 血乳酸《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4. 血热滑胎《中医词典》
  15. 血瘙《血证论》
  16. 血热盗汗《中医词典》
  17. 血色不正病因《医宗金鉴》
  18. 血热不得卧《症因脉治》
  19. 血色不正病因《妇科心法要诀》
  20. 血热不得卧《中医词典》
  21. 血沙淋《中医词典》
  22. 血热崩漏用荆芥四物汤论《女科经纶》
  23. 血山崩《中医词典》
  24. 血热崩漏用河间生地黄散论《女科经纶》
  25. 血山崩《女科秘要》
  26. 血热崩漏《中医词典》
  27. 血疝《中医名词词典》
  28. 血热崩漏《中医名词词典》
  29. 血疝《中医词典》
  30. 血热《幼科推拿秘书》
  31. 血少不孕《中医词典》

《妇人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