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脉
《平人气象论》曰∶“妇人手少阴动甚者,任子也。”《阴阳别论》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腹中论》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脉经》曰∶“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滑伯仁曰∶“三部脉浮沉正等,无他病而不月者,妊也。”凡妇人怀孕者,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脉必滑数倍常,此当然也。然有中年受胎,及血气羸弱之妇,则脉见细小不数者亦有之。但于微弱之中,亦必有隐隐滑动之象。此正阴搏阳别之谓,是即妊娠之脉,有可辨也。
又胎孕之脉数,劳损之脉亦数,大有相似。然损脉之数,多兼弦涩,胎孕之数,必兼和滑,此当于几微中辨其邪气、胃气之异,而再审以证,自有显然可见者。
凡辨男女之法,自古及今,无不以阴阳二字为纲领。然言多矛盾,悉属疑似。兹余以坎离之象定之,庶得其要。盖坎为天一之卦,坎中满,阳在内也。离为地二之卦,离中虚,阴在内也。得坎象者为男,得离象者为女。所以男脉多沉实,沉实者中满之象。女脉多浮虚,浮虚者中虚之象。无论人之老少强弱,脉之部位大小,但因象察象,无不如响之应。然尤于两尺为最也,足称捷法。
《脉诀》云∶“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痛应分旦,来日日午定知生。”质疑∶谓离经之脉,即歇至者是也。
《启蒙》曰∶“欲产之妇脉离经,离经之脉认分明,其来大小不调匀,或如雀啄屋漏应,腰疼腹痛眼生花,产在须臾却非病。”

- 胎脉《妇人规》
- 胎脉《脉确》
- 胎膜《妇产科学》
- 胎脉《中医词典》
- 胎膜和胎盘《组织学与胚胎学》
- 胎脉《景岳全书》
- 胎膜早破《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胎麻《中医词典》
- 胎膜早破《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胎落《中医词典》
- 胎膜早破《妇产科学》
- 胎漏下血与妊娠尿血不同之辨《女科经纶》
- 胎男女辨《医宗金鉴》
- 胎漏下血(激经 胞阻 湿胞)《女科指掌》
- 胎男女辨《妇科心法要诀》
- 胎漏下血《女科精要》
- 胎逆《中医词典》
- 胎漏下血《济阴纲目》
- 胎逆病《扁鹊心书》
- 胎漏下血《冯氏锦囊秘录》
-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胎产心法》
- 胎漏下血《医学纲目》
-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妇科秘书》
- 胎漏下血《胎产秘书》
- 胎疟《中医词典》
- 胎漏论外方《妇人规》
- 胎疟《医述》
- 胎漏黄汁下或如豆汁《女科证治准绳》
- 胎盘《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胎漏黄汁下或如豆汁《证治准绳·女科》
- 胎盘《妇产科学》
《妇人规》
-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上卷总论类
- 上卷经脉类
- 上卷胎孕类
- 下卷产育类
- 下卷产后类
- 下卷带浊梦遗类
- 下卷乳病类
- 下卷子嗣类
- 下卷瘕类
- 下卷前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