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热

《妇人规》书籍目录

产后发热,有风寒外感而热者;有邪火内盛而热者;有水亏阴虚而热者;有因产劳倦,虚烦而热者;有去血过多,头晕闷乱烦热者。诸证不同,治当辨察。

产后有外感发热者,盖临盆之际,多有露体用力,无暇他顾,此时或遇寒邪,则乘虚而入,感之最易。若见头疼身痛,憎寒发热,或腰背拘急,脉见紧数,即产后外感证也。然此等外感,不过随感随病,自与正伤寒宿感者不同,故略加解散,即自痊。可勿谓新产之后,不宜表散。但当酌其虚实而用得其宜耳。凡产后感邪气,不甚虚者,宜三柴胡饮;若气虚脾弱而感者,宜四柴胡五柴胡饮。若肝脾肾三阴不足而感者,宜补阴益气煎;若虚寒之甚者,宜理阴煎。若产妇强壮,气实而感者,宜正柴胡饮。若兼内火盛而外邪不解者,宜一柴胡饮。若风寒俱感,表里俱滞者,宜五积散

三柴胡饮(见热入血室

四柴胡饮(见热入血室)

柴胡饮(见《新方八阵·散阵》)五为土数,从脾胃也。脾土为五脏之本,凡中气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止调气分,此则兼培血气,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凡伤寒、疟疾痘疮,皆所宜用。

柴胡(一至三钱) 当归(二、三钱) 熟地(三、五钱) 白术(二、三钱芍药(钱半炒用) 炙甘草(一钱) 陈皮(酌用或不必用)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服。寒胜无火者,减芍药加生姜三、五、七片或干姜一、二钱,或再加桂枝一、二钱,则更妙。脾滞者,减白术。气虚者,加人参随宜。腰痛者,加杜仲头痛者,加川芎。劳倦伤脾阳虚者,加升麻一钱。

补阴益气煎(见热入血室)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正柴胡饮(见《新方八阵·散阵》)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 疟初起等证。凡血气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

柴胡(一至三钱) 防风(一钱) 陈皮(一钱半) 芍药(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三五片)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如头痛者,加川芎一钱。如热而兼渴者,加葛根一、二钱。如呕恶者,加半夏一钱五分。如湿胜者,加苍术一钱。如胸腹有微滞者,加浓朴一钱。如寒气胜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一、二、三钱,去浮沫服之,或苏叶亦可。

一柴胡饮(见热入血室)

五积散(见产后腹痛

产后有火证发热者,但外感之热多在表,火证之热多在里。此必以调摄太过,或时令热甚,或强以酒,或误用参、术、姜、桂大补之药,或过用炭火,或窗牖太密,人气太盛,或气体本实而过于动作。凡属太过者,皆能生火。火盛于内,多见潮热内热,烦渴喜冷,或头痛多汗,便实尿赤,及血热妄行。但无表证,脉见缓滑不紧而发热者,便是火证。宜清化饮保阴煎之类主之。若本元不虚,或火之甚而势之急者,即徙薪饮抽薪饮亦所常用,不必疑也。

清化饮(见血热经早)

保阴煎(见血热经早)

徙薪饮(见崩淋经漏不止)

抽薪饮(见血热经早)

产后有阴虚发热者,必素禀脾肾不足,及产后气血俱虚,故多有之。其证则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或昼或夜,进退不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无表证而脉见弦数,或浮弦豁大,或微细无力,其来也渐,非若他证之暴至者,是即阴虚之候。治当专补真阴,宜小营煎三阴煎五阴煎之类,随宜主之。

小营煎(见血虚经乱)

三阴煎(见血虚经乱)

五阴煎(见血虚经乱)

若阴虚兼火而微热者,宜一阴煎。若阴虚兼火之甚而大热者,宜加减一阴煎。若阴虚火盛,热而多汗者,宜当归六黄汤。若阴中之阳虚,火不归源而热者,宜大营煎、理阴煎、右归饮之类主之。若血虚阳不附阴,烦热作渴者,宜人参当归汤。若气血俱虚,发热烦躁,面赤作渴,宜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若热甚而脉微者,宜急加桂、附,或以为火,则祸在反掌。

一阴煎(见血虚经乱)

加减一阴煎(见血热经迟)

当归黄汤(见热入血室)

大营煎(见血热经早)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右归饮(见肾虚经乱)

人参当归汤(见《妇人规古方》)治去血过多,内热短气,头痛闷乱,骨节作痛,或虚烦咽燥。

人参 当归 生地 桂心 麦冬 白芍药(各等分)

上用粳米一合,竹叶十片,水二钟,煎一钟,去米,入药五钱,枣二枚,煎服。或总煎之亦可,虚甚者,用熟地黄

八珍汤(见经不调)

十全大补汤(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产后有去血过多发热者,其证必烦渴短气,头痛头晕,闷乱内热,是亦阴虚之属,宜人参当归汤主之。

立斋曰∶大凡元气虚弱而发热者,皆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但用六君或补中益气加炮姜温补脾气,诸证自退。若四肢畏冷,急加附子。“凡新产阴血暴伤,阳无所附而外热,宜用四物炮姜,补阴以配阳;若因误服寒凉克伐之剂而外热,此为寒气格阳于外,宜用四君子加姜、桂;如不应,急加附子;若或肌肤发热,面目赤色,烦渴引饮,此血脱发躁。宜用当归补血汤。”

六君子汤(见经期腹痛

补中益气汤(见经不调)

当归补血汤(见崩淋经漏不止)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人规》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人规》书籍目录
  1. 产后发热《妇人规》
  2. 产后发热《回春录》
  3. 产后发热《女科精要》
  4. 产后发热《明医杂着》
  5. 产后发热《中医妇科学》
  6. 产后发热《医学心悟》
  7. 产后发热《女科切要》
  8. 产后发热《明医指掌》
  9. 产后发热《评注产科心法》
  10. 产后发热《冯氏锦囊秘录》
  11. 产后发热.恶寒.疟者何也《女科旨要》
  12. 产后发热《医学纲目》
  13. 产后发热.口干作渴.唇裂生疮者何也《女科旨要》
  14. 产后发热《中医词典》
  15. 产后发热不可作火治误用寒凉《女科经纶》
  16. 产后发热《景岳全书》
  17. 产后发热秘方《华佗神方》
  18. 产后发热《中医名词词典》
  19. 产后发热属肝虚血燥《女科经纶》
  20. 产后发狂属肝虚火炎《女科经纶》
  21. 产后发热属血脱阳无所附《女科经纶》
  22. 产后发狂属败血冲心《女科经纶》
  23. 产后发热属阴虚生内热《女科经纶》
  24. 产后发狂《女科精要》
  25. 产后发热属阴虚阳浮于外《女科经纶》
  26. 产后发狂《冯氏锦囊秘录》
  27. 产后发热原有七因《医学传心录》
  28. 产后发痉《评注产科心法》
  29. 产后发痈疽《胎产指南》
  30. 产后发痉《妇人规》
  31. 产后发痈疽不可用治毒药《女科经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