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
凡婴儿初生,当随手包裹,切不可为风寒所侵。盖儿在腹中,遮护最密,及其初脱胞胎,肌肤脆嫩,极易感邪。若在夏令,自所无虑,但觉稍寒,即须慎之。尝见儿生未久,多有惊风、发热、抽搐等病,率由乎此。
小儿初生,天气微凉,即大忌洗沐,恐腠理不密,元气发泄,而外邪乘之也。
凡产母分娩艰难,劳伤胎气,多有儿虽脱胞而乏力垂危,或已死者,切不可便断脐带,当急用大纸捻蘸香油,于脐带上往来烧断之,取其阳气以续胎元,俄顷儿得啼声,即已活矣。且可免胃寒泄泻之病。凡见此者,若以刀断脐带,则子母皆多难保。此出立斋医案。
凡烧带之法,惟素多阳虚及产时气脱者最宜用之,以助阳气。若母气阳强,或儿声洪亮者,皆不宜用,恐火从脐入,日后致生热毒,则反为害不小。

- 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妇人规》
- 儿初生《卫生易简方》
- 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景岳全书》
- 儿茶酚胺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儿初生将息法二首《外台秘要》
- 儿茶酚胺、多巴胺《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儿疮《奇效简便良方》
- 儿病本气篇导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儿发不生《中医词典》
- 蒽和菲《医用化学》
- 儿发不生《急救广生集》
- 鳄鱼《本草纲目》
- 儿发成穗《中医词典》
- 頞《中医词典》
- 儿发干枯《中医词典》
- 鹗《饮食须知》
- 儿发疏薄《中医词典》
- 鹗《本草纲目》
- 儿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腭咽肌《人体解剖学》
- 儿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腭舌肌《人体解剖学》
- 儿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腭裂《口腔科学》
- 儿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腭帆张肌《人体解剖学》
- 儿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腭帆提肌《人体解剖学》
- 儿科《中国医学通史》
- 腭的发生与口腔、鼻腔的分隔《组织学与胚胎学》
- 儿科《中国医学通史》
《妇人规》
-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上卷总论类
- 上卷经脉类
- 上卷胎孕类
- 下卷产育类
- 下卷产后类
- 下卷带浊梦遗类
- 下卷乳病类
- 下卷子嗣类
- 下卷瘕类
- 下卷前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