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肿
妇人阴肿,大都即阴挺之类。然挺者多虚,肿者多热。如气陷而热者,升而清之,宜清化饮,加柴胡、防风之属;气闭而热者,利而清之,宜大厘清饮、徙薪饮;肝肾阴虚而热者,加味逍遥散;气虚气陷而肿者,补中益气汤;因产伤阴户而肿者,不必治肿,但调气血,气血和而肿自退;或由损伤气滞,无关元气而肿者,但以百草汤(按∶即百草煎)熏洗之为妙。
清化饮(见血热经早)
大厘清饮(见白浊遗淋)
徙薪饮(见崩淋经漏不止)
百草煎(见《新方八阵·因阵》)治百般痈毒诸疮,损伤疼痛,腐肉肿胀,或风寒湿气留聚,走注疼痛等证,无不奇效。
百草 凡田野山间者,无论诸品,皆可取用,然犹以山草为胜,辛香者佳,冬月可用干者,须预为收采之。
上不论多寡,取以多煎浓汤,乘热熏洗患处,仍用布帛蘸熨良久,务令药气蒸透,然后敷贴他药,每日二、三次不拘,但以频数为善。盖其性之寒者可以除热,热者可以散寒,香者可以行气,毒者可以解毒,无所不用,亦无所不利。汤得药性则汤气无害,药得汤气则药力愈行。凡用百草以煎膏者,其义亦此,此诚外科中最要最佳之法,亦传之方外人者也。若洗水鼓肿胀,每次须用草二、三十斤,煎浓汤二、三锅,用大盆盛贮,以席 遮风,熏洗良久,每日一次或二次,内服廓清饮分利等剂,妙甚。
一方∶治阴中肿痛。用枳壳半斤,切炒,乘热以帛裹,熨之,以消其外,仍用少许乘热裹纳阴中,冷即易之,不三次愈。

- 阴肿《妇人规》
- 阴肿《外科大成》
- 阴肿《儿科萃精》
- 阴肿《外科大成》
- 阴肿《奇效简便良方》
- 阴肿《外科心法要诀》
- 阴肿《奇效简便良方》
- 阴肿《普济方·针灸》
- 阴肿《奇效简便良方》
- 阴肿《证治准绳·幼科》
- 阴肿《幼科心法要诀》
- 阴肿《幼幼新书》
- 阴肿《女科证治准绳》
- 阴肿《医宗金鉴》
- 阴肿(阴疮)《针灸资生经》
- 阴肿《医宗金鉴》
- 阴肿成疮候《诸病源候论》
- 阴肿《中医词典》
- 阴肿方六首《外台秘要》
- 阴肿《景岳全书》
- 阴肿候《诸病源候论》
- 阴肿《中医名词词典》
- 阴肿候《诸病源候论》
- 阴中诸病《女科指掌》
- 阴肿门《女科指要》
- 阴中肿痛方四首《外台秘要》
- 阴肿秘方《华佗神方》
- 阴中肿《孙真人海上方》
- 阴肿秘方《华佗神方》
- 阴中之至阴《中医词典》
- 阴肿囊肿脱囊《医学纲目》
《妇人规》
-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上卷总论类
- 上卷经脉类
- 上卷胎孕类
- 下卷产育类
- 下卷产后类
- 下卷带浊梦遗类
- 下卷乳病类
- 下卷子嗣类
- 下卷瘕类
- 下卷前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