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
瘕之病,即积聚之别名。《内经》止有积聚疝瘕,并无 字之名,此后世之所增设者。盖 者,征也。
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硬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是也。成形者,或由血结,谓之血;或由食结,谓之食 。无形者,瘕在气分,气滞则聚而见形,气行则散而无迹。此 瘕之辨也。然又有痛者,有不痛者。痛者联于气血,所以知气血行则愈,故痛者易治。不痛者,不通气血,另结窠囊,药食难及,故不痛者难治。此又治之有辨也。其他如肺之积曰息奔;心之积曰伏梁;脾之积曰痞气;肝之积曰肥气;肾之积曰奔豚。以至后世有曰 癖、曰痞块之属,亦不过以形见之处有不同,故名亦因之而异耳。总之,非在气分,则在血分,知斯二者,则 瘕二字已尽之矣。但血症气瘕各有虚实,而宜攻宜补,当审之真而用之确也。诸经义另详积聚门,所当参阅。
《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张子和曰∶“遗溺、闭癃、阴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月事不行,行后小腹有块,或时动移,前阴突出,后阴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谓之疝,而谓之瘕。”

- 论证《妇人规》
- 论证《虚损启微》
- 论证《重楼玉钥》
- 论证《景岳全书》
- 论证候《中风论》
- 论证《景岳全书》
- 论证治《专治麻痧初编》
- 论正靥倒靥《冯氏锦囊秘录》
- 论症治法《喉舌备要秘旨》
- 论正伤寒名义《医学入门》
- 论肢体痿废之原因及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论正化度邪化度《古今医统大全》
- 论治《类经》
- 论疹中咳嗽吐利咽痛口渴《冯氏锦囊秘录》
- 论治《医经原旨》
- 论疹与痘治法《冯氏锦囊秘录》
- 论治《外科大成》
- 论疹形治法《温热经纬》
- 论治《重楼玉钥续编》
- 论疹色治法《温热经纬》
- 论治(上)《痧疹辑要》
- 论疹出宜快并颜色轻重《冯氏锦囊秘录》
- 论治(下)《痧疹辑要》
- 论诊杂病生死脉歌《疡医大全》
- 论治病不出气血痰郁《质疑录》
- 论诊杂病必死脉候《华佗神方》
- 论治病不可责效太速《外科理例》
- 论诊杂病必死候《中藏经》
- 论治病略例《备急千金要方》
- 论诊候入式法《疡医大全》
- 论治赤白各带症《济生集》
《妇人规》
-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上卷总论类
- 上卷经脉类
- 上卷胎孕类
- 下卷产育类
- 下卷产后类
- 下卷带浊梦遗类
- 下卷乳病类
- 下卷子嗣类
- 下卷瘕类
- 下卷前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