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冷
妇人阴冷,有寒证有热证,寒由阳虚,真寒证也;热由湿热,假寒证也。假寒者,必有热证,如小便涩数黄赤,大便燥结,烦渴之类是也。真寒者,小便清利,阳虚畏寒者是也。真寒者,宜补其阳,如理阴煎、十补丸、加减续嗣降生丹。假寒者,当清其火,宜龙胆泻肝汤、加味逍遥散。肝肾虚寒者,宜暖肝煎、镇阴煎、大营煎。脾胃虚寒者,宜理中汤、理阴煎、寿脾煎之类主之。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十补丸(见经不调)
续嗣降生丹(见宜麟策)
加味逍遥散(见经不调)
暖肝煎(见血 )
镇阴煎(见《新方八阵·热阵》)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速宜用此,使孤阳有归,则血自安也。如治格阳喉痹上热者,当以此方冷服。
熟地(一、二两) 牛膝(二钱) 炙甘草(一钱) 泽泻(一钱半) 肉桂(一、二钱) 制附子(五七分或一、二、三钱)
水二钟,速煎服。如兼呕恶者,加干姜炒黄一、二钱。如气脱倦言而脉弱极者,宜速速多加人参,随宜用之。
大营煎(见血热经早)
寿脾煎(见血虚经乱)

- 阴冷《妇人规》
- 阴冷《中医词典》
- 阴冷《女科证治准绳》
- 阴冷《景岳全书》
- 阴冷候《诸病源候论》
- 阴冷《中医名词词典》
- 阴冷门主论《疡医大全》
- 阴烂《中医词典》
- 阴冷秘方《华佗神方》
- 阴宽秘方《华佗神方》
- 阴冷疼闷《奇效简便良方》
- 阴宽《中医词典》
- 阴冷证治《医宗金鉴》
- 阴菌门主论《疡医大全》
- 阴冷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阴菌门主方《疡医大全》
- 阴廉《针灸大成》
- 阴菌《中医词典》
- 阴廉《中医词典》
- 阴厥阳厥(三十九附脏厥蛔厥)《景岳全书》
- 阴廉《针灸学》
- 阴厥阳厥《伤寒大白》
- 阴炼法《苏沈良方》
- 阴厥阳厥《灵素节注类编》
- 阴陵泉《针灸大成》
- 阴厥论《中藏经》
- 阴陵泉《中医词典》
- 阴厥《药症忌宜》
- 阴陵泉《针灸学》
- 阴厥《伤寒捷诀》
- 阴陵泉(合穴)《子午流注说难》
《妇人规》
- 作者:攻介宾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上卷总论类
- 上卷经脉类
- 上卷胎孕类
- 下卷产育类
- 下卷产后类
- 下卷带浊梦遗类
- 下卷乳病类
- 下卷子嗣类
- 下卷瘕类
- 下卷前阴类